脑萎缩

脑萎缩

  • 痴呆症
  • 神经内科
  • 160医学团队
  • 2022-03-11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就医
治疗
饮食
预防
  • 脑萎缩是什么?

    脑萎缩(brain atrophy)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肉眼所见的形态学改变,临床上是指脑部的CT或核磁发现的一种影响学表现,它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容量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多种影响大脑的疾病均可发生脑萎缩,如脑卒中、脑外伤、多发性硬化及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可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语言不流利、注意力不集中、癫痫发作,甚至痴呆等症状,发生在小脑则出现共济失调。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显示和诊断脑萎缩,而磁共振成像(MRI)是对脑萎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最佳方法。
  • 共济失调
    智能减退
    记忆力障碍
    判断力和定向力障碍
    口齿不清
    大小便失禁
    痴呆
    癫痫的复杂部分性发作
    颈动脉硬化
    行走呈大步态
  • 有哪些分类?

    1、 基于萎缩范围分类
    分为弥漫性脑萎缩和局限性脑萎缩。

    (1)弥漫性脑萎缩:较多见。包括皮层灰质萎缩、白质萎缩、全脑萎缩。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容积弥漫性减少,出现广泛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张。

    (2)局限性脑萎缩:包括一侧大脑半球萎缩,局部脑叶萎缩,小脑萎缩,脑干萎缩,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容积缩小,局部脑室、脑池扩大,脑沟增宽。

    2、 基于病因分类
    (1)生理性脑萎缩:脑体积减小、脑实质的容积改变为主。

    (2)病理性脑萎缩:除脑体积减小外,还有神经细胞数量的减少。
下一篇:病因
首页 首页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