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 思觉失调症,统合失调症,调弦症
  • 精神心理科
  • 160医学团队
  • 2022-03-11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就医
治疗
饮食
预防
  •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的精神疾病。它以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特征,常见表现为幻听、偏执、奇特的妄想或语言和思维紊乱,伴随明显的社会或职业功能障碍,多起病于15~55岁。目前来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大脑解构、神经递质、目前妊娠问题等因素有关。部分精神分裂症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造成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不能正常的结婚或工作。
  • 幻觉
    易激惹
    焦虑
    抑郁
    妄想
    认知缺陷
  • 有哪些分类?

    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将其划分为几个亚型,这些分型主要是描述性的,因为其信度和效度尚未建立。

    1、偏执型

    临床上最常见的亚型。发病稍晚,多在30岁前后,与其他类型相比,已婚、有子女、有工作者较多,病前功能状况较好。起病可急可缓,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以及相应的行为障碍。在早期其妄想内容可以与现实有些联系,不涉及妄想的精神活动可以正常,因而有时不易被发现是病态。经适当治疗后,急性发病者预后较好,缓慢发病者预后较差。

    2、紧张型

    由于精神药物治疗的普及与发展,该型近年来已很少见。常急性起病,症状以交替出现的运动抑制和兴奋为主。抑制时患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兴奋时可表现为刻板动作或言语、或短暂的冲动行为、或重复言语或动作。经及时治疗,近期疗效良好。

    3、青春型

    多发生于青年期,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思维散漫、情感反应不协调及行为的紊乱。幻觉妄想若有,多是片段性的。常显得幼稚愚蠢,窥镜、痴笑、扮鬼脸多见。近期疗效尚可,但较多复发。

    4、单纯型

    多发于青少年期,潜隐起病,逐渐进展,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因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因此发现时常有数年病程,预后较差。

    5、其他类型

    有相当数量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无法归为上述类型,他们的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称为未分化型。其他尚有衰退型、残留型等。
下一篇:病因
首页 首页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