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头面部血管肉瘤
常见于老年人的头颈部,男女患病比例为2:1,皮损可单发或多发,早期损害为境界不清楚的红斑或瘀斑样损害,外观上像是头皮外伤后的淤血或血肿。但周围多有红晕、结节状卫星灶。皮损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出血,亦可发生自发性出血。当患者使头部低于心脏水平时,上述皮损可变成深红色或青紫色,并可自觉疼痛性血管搏动。皮损可迅速演变为蓝色结节、斑块,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或发生远处转移。
2、伴发淋巴水肿的血管肉瘤
皮损多发生于慢性淋巴水肿部位,如乳房切除术后的上臂(Stewart-Treves综合征)、先天性淋巴管畸形。0.45%的患者在接受手术11-12年后发病,皮损为伴发水肿的浸润性出血性斑块或紫色结节。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9-31个月,5年存活率为6%-14%。多发生肺脏转移。特殊情况下,血管肉瘤呈低度恶性,类似局限性淋巴血管瘤。
3、放疗后发生的血管肉瘤
病变发生于接受放疗部位,临床表现与伴发淋巴水肿的血管肉瘤类似。如果原发病为良性病变,则放疗后至血管肉瘤发病时间间隔为23年;如果原发病为恶性病变,间隔期缩短为12年。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到2年。
4、其他原因所致血管肉瘤
包括软组织血管肉瘤和乳腺血管肉瘤。所有类型血管肉瘤临床预后都很差,80%的患者在短期内死亡,多向肺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