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又
名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就
诊
科
室
:
消化内科
词
条
作
者
:
160医学团队
最
后
修
订
:
2022-03-11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就医
治疗
饮食
预防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该病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它可以发生在结、直肠的任何部位,其中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患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但无法一泄为快)为主要表现。本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征,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药物等治疗。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
否
是否常见:
是
临床症状:
体重减轻
、
便血
、
脓血便
、
腹痛
、
腹胀
、
里急后重
、
呕吐
我们说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1
得了溃疡性结肠炎,还能治疗吗?
努力暴富的爽
2
科普文章
查看更多
克罗恩病不再神秘!了解它,与疾病和平共处
2024-07-18 10:40:59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吗?医生提醒:或许与这几个因素有关
2021-10-23 15:17:08
有哪些分类?
根据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1、根据临床类型分类
(1)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
(2)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指缓解后再次出现症状,常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2、根据病变范围分类
(1)直肠型(E1):发生在直肠。
(2)左半结肠型(E2):发生在结肠脾曲以下。
(3)广泛结肠型(E3):病变扩展至结肠脾曲以上。
3、根据疾病分期分类
(1)活动期:轻度指排便<4次/日,便血轻或无,脉搏正常,无发热及贫血,血沉<20mm/h;重度指腹泻≥6次/日,明显便血,体温>37.8℃、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75%正常值,血沉>30mm/h;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为中度。
(2)缓解期:无明显症状。
下一篇:病因
首页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