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贫血
又
名
:
血虚
就
诊
科
室
:
血液内科
词
条
作
者
:
160医学团队
最
后
修
订
:
2022-03-11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就医
治疗
饮食
预防
贫血是什么?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红细胞比容(Hct)来代替,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最为常用和可靠。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定为: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Hct<0.42;成年女Hb<110g/L,RBC<4.0×10^12/L及Hct<0.37。孕妇因血浆量增加血液稀释,贫血的诊断标准为:Hb<100g/L,Hct<0.30。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
否
是否常见:
是
临床症状:
嗜睡
、
头晕
、
持续性头晕
、
疲乏
、
气急
、
神志模糊
、
恶心
、
耳鸣
、
闭经
、
鼻子颜色苍白
我们说疾病
查看更多
# 医学科普 医路中,与孩子换位思考的沟通# 医生 # 关爱儿童健康 # 我的白大褂 # 地贫 # 地中海贫血
王晓东
26
贫血的症状一
陈海飞
11
贫血的症状(三)
陈海飞
150
8000元一次的PET-CT能确诊肺部结节性质吗?(科普)
沈敏
2
全部
科普文章
查看更多
戒烟后,肺需要多久才能 “重获新生”?
2025-07-18 09:58:17
铁蛋白明显升高,而血清总铁结合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2025-07-03 16:27:39
有哪些分类?
1、细胞计量学分类
人工检测称为形态学分类。如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称为细胞计量学分类。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常用的分类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大细胞性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属于病理生理学分类,可提示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可分为以下几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①骨髓衰竭:A、再生障碍性贫血;B、范可尼贫血;C、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障碍;D、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E、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F、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G、先天性红系造血异常性贫血。
②无效造血: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先天性红系造血异常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造血功能受抑:A、抗肿瘤化学治疗;B、放射治疗。
④骨髓浸润:A、白血病;B、其他血液恶性肿瘤;C、实体瘤骨髓转移。
⑤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A、维生素B12缺乏;B、叶酸缺乏;C、先天性或获得性嘌呤和嘧啶代谢异常。
⑥血红蛋白合成障碍:A、缺铁性贫血;B、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
⑦红系造血调节异常:低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
⑧原因不明或多重因素:A、慢性病性贫血;B、营养缺乏所致贫血;C、铁粒幼细胞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①内源性异常
A、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B、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红细胞酶异常: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b、丙酮酸激酶缺陷症。
D、其他酶缺陷:卟啉病。
E、珠蛋白合成异常(血红蛋白病):a、异常血红蛋白病;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②外在因素异常
A、免疫相关性:a、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冷性溶血病;c、药物相关抗体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非免疫相关性:a、机械性因素: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心血管创伤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b、其他物理和化学因素所致贫血;c、微生物感所致贫血;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
①急性失血性贫血;②慢性失血性贫血。
下一篇:病因
首页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