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免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原发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减少,特发性,特发,继发性,继发,症状性,症状,紫癜,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 血液内科
  • 160医学团队
  • 2022-03-11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就医
治疗
饮食
预防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因血小板减少所致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除出血症状外,还可有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系统异常、肾脏损害及发热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复发率较高,少数病情凶险,不经治疗则会引起死亡。
  • 瘀斑
    皮肤黏膜紫斑
    血肿形成
    伴皮膜粘膜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
    畏寒
    鼻出血
    月经量多
    尿胆红素阴性
    碰撞后皮肤容易青紫
  • 有哪些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1、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既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五个类型:

    (1)新诊断的ITP:确诊后3个月内的病人。

    (2)持续性ITP: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病人。

    (3)慢性ITP:血小板持续减少超过12个月的病人

    (4)重症ITP:指血小板<10×109/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新的出血症状,需要采用其它升高血小板药物治疗或增加现有治疗的药物剂量。

    (5)难治性ITP:脾切除后无效或者复发,仍需要治疗降低出血风险的病人。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因可分为:

    (1)遗传性TTP

    (2)获得性TTP:分为原发性TTP和继发性TTP。
下一篇:病因
首页 首页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