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冯飞 深圳市康宁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在医院,经常遇到一些“青春期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孩子,甚至不乏有孩子一度失去对生命的希望,步入轻生的边缘,造成家庭悲剧的发生……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为何有如此反应?遇到这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如何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妨一起来看看先。
大多时候,当父母带着孩子走进医院咨询诊室,一方面显出对孩子的关怀备至,心急如焚;而另一方面又显得那么“冷酷无情”、“无可奈何”。
说“冷酷无情”是看到父母对待孩子的表现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怎么不如班里的***同学懂事,不如他们上进,怎么会出这样的问题。甚至一个母亲竟然对孩子说“你现在在读高三,怎么还生病”,我听了好无语。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时,拼命的用手打墙,用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反抗。
孩子怎么了?为什么如此花季少年却对生命如此冰冷,对家庭如此抵触,对亲人如此漠视。
心理学上有句话: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白纸上的图案都是由父母勾勒出来的。孩子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这句话稍显偏颇和极端,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亲子关系问题”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通过几个心理学的小故事来启发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少说一点,你的孩子会更加优秀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
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里面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说的特别棒,感动的他掏出钱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说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点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说,马克吐温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等牧师演讲结束,要求大家募捐时,生气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钱,还偷偷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得越多,说服力会大打折扣。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就是很典型的“超限效应”。
“你怎么又犯错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说多了,孩子才能记住。却不知,唠叨正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好的父母,话都不多。
二、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个泰国小短片中有这样的描写:妈妈们在幼儿园门口等待放学的孩子,当看见满身污泥的孩子们走过来时,妈妈们不分青红皂白,立马开启“唠叨”模式:
“你知道妈妈最讨厌你肮脏了?”
“你怎么把自己弄这么脏?”
“发生了什么事,到底你在干什么?”
“别告诉我你又去玩了!”
轮番轰炸之后,孩子像做错了事情一样,低头不语,满腹委屈,可想这样的情景下孩子还再愿意和父母沟通吗?还愿意向父母说出内心那些秘密吗?
遇到这样的情况,换一种方式又是另一个局面,母亲微笑着拉着孩子的手说:“你又去做什么好事啦?把小手弄得这么脏脏了!你要自己把小手洗干净哟!”
不带任何指责和主观猜测的鼓励,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个母亲是睿智的,孩子也带有些自豪的告诉母亲,“今天我们班到动物园去喂小兔子了!我给小兔子吃了好多红萝卜,妈妈,红萝卜是我们自己从田地里挖出来的!”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善于倾听是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
好的父母,不多说,会倾听,让孩子有解释、证明自己的机会。
三、身教大于言传
有一天,去某幼儿园旁的餐馆吃饭,左右桌两位妈妈的教育方式让我印象深刻。
“宝贝,来吃点肉,再吃点蔬菜,小心别弄到衣服上了……”
“不准喝饮料,妈妈给你点了汤,等下喝汤……”
“孩子不能站在椅子上,这样不礼貌……”
“宝贝,不能用手拿虾吃,妈妈说过多少次了,这样不卫生,也不礼貌,快用勺子……”
可女孩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我素我行,接着是筷子打孩子手的声音以及孩子的哭声。
要上天吗
一顿饭工夫,就见那位妈妈从头到尾都在忙着唠叨孩子,孩子做什么都不行,孩子做什么也都是错。
而另一边的妈妈和同样穿着某幼儿园衣服的女儿从头到尾都是安安静静地吃饭。
妈妈按照孩子的意愿点了儿童牛排,孩子不会用刀叉,企图拿刀叉乱打乱敲,妈妈赶紧制止,妈妈贴着孩子坐着,握着孩子的手,手把手教着孩子怎么使用刀叉 ,一次不会,就两次,两次不会,就三次,直到孩子学会……
孩子没有抵触情绪,认真地模仿着妈妈切着牛排,开心地把切好的牛排送到妈妈嘴边,吃着孩子切好的牛排,妈妈会心地笑着,整顿饭看起来其乐融融。
同样是孩子,同样是吃饭,同样是妈妈,为何让吃饭的氛围天壤之别?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黑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在脑海中出现一只黑熊的形象。
所以对于第一个女孩的行为,妈妈的喋喋不休不仅没有奏效,还招来女儿的叛逆和反感。
相反,第二个妈妈不急于说教,让女儿效仿自己的行为,反而让孩子觉得有趣。
很多父母和第一个妈妈一样,总是苦口婆心地交代孩子怎么做才能文明礼貌,而不知良好的品行,不是让用嘴巴唠叨让孩子知道,而是在行为上做到,让孩子看到。
都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风,但更赞同王夫之说的,“身教重于言传。”
好的父母,不多说,多做 ,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知乎上有人提问:最反感父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最高点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一名初一男生说:“很多话讲一遍就足够了,虽然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父母说的次数多了,心里不知不觉就烦……”
初二的女生也说:“父母说多了,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天天怀疑我早恋,后来我故意早恋,就是为了气他们……”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身为家长总是害怕孩子变成熊孩子,所以总是急着插手去指责孩子的过错。
却不知,当孩子心理上构筑起抗唠叨的“防火墙”,再好的道理也难穿透。
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知道的事,关键是如何去爱。”
如果你觉得孩子越来越“逆叛”,听不进你“金玉良言式”的大道理:
不妨多听,让孩子知道你是明事理的父母;
不妨多做,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正确得体;
不妨稍等,让孩子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
或许,这比喋喋不休更有效。
马克思说,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好的父母,话都不多,等结果,用事实告诉孩子犯错的成本。
教育孩子是一门博大的学问,没有一成不变的章法可寻,“父母”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就直接上岗的“职业”,在这个执业过程中,父母们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提升了自我也成就了孩子。
而“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更是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始终该坚守的内容。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