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60每周进行“科普之星”的评选,根据医生的发文数据,每周评选出一位优质的科普医生,进行全网多渠道宣传,让好医生从网络脱颖而出,用优质科普助力大众健康。
获得第77期“科普之星”的是:罗湖区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唐建军医生。
医学硕士,精神医学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深圳市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任职于罗湖区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心理卫生科(失眠门诊)。
唐建军医生曾先后获得健康160医生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2017年度科普医生、2018年优秀音频科普医生、2019年度优秀医生;2018年上榜《胡润平安好医生榜》之深圳精神心理科好医生榜单;好大夫就医平台广东省抑郁症治疗好评医生排名长期处于前10名。
从2016年10月至今总预约量2万,粉丝数近8500名。
唐建军医生善于从患者的角度撰写科普,精准的抓住大众的痛点,经常用讲故事说案例的方式,让读者融入情景感同身受,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心理疾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摆脱情绪病,生活更开心。
医小二也邀请唐建军医生进行了线上专访,借此将他的科普心得及从医经历分享给大家。
1、对您来说,创作科普最有趣/有价值的是什么?
目前大家对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有了不少了解,但也同样存在不少误解。
如认为抑郁症患者心情不好自己调节一些就好了,都是“作”,没事找事。
焦虑症患者经常出现的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头痛、喘不过气、尿频尿急等问题,常被当做躯体疾病诊治。
患者辗转于医院各个科室治疗效果欠佳,不仅浪费患者钱财和时间,也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很多患者看到我写的科普文章后,感到自己的症状非常符合文章中的描述。
到我的门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心情改善了,可以开心起来了,做事情有精神、兴趣了,不再那么紧张、焦虑了,不像以前那样痛苦了,对医生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另外,随着大家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患者会在各个网站上搜索相关资料,这样得到的信息可能会不全面,甚至会误导患者。
因此我非常希望今后市民有关于身体或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习惯上健康160上查找信息或咨询医生,得到专业科学靠谱的回答。
2、您想对160平台的粉丝说点什么?
8500名粉丝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健康160平台为我和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从2017年4月我开始创作第一篇科普文章至今,承蒙大家关照,本人每一篇的科普文章都有不少人阅读浏览。
在撰写这些科普文章的时候,本人不仅查阅专业文献,也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授关于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的一些知识。
伴随着健康160的成长,近几年除了撰写科普论文,我还录制了关于失眠的健康课,关于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的微课堂。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本人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赢得了各位朋友的信任,有不少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找我就诊。
作为健康160的忠实粉丝,每天打开很多次160。在评论区看到患者一个五星评价,或一句感谢的话,再苦再累也感觉很满足。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医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3、您的门诊患者知道您在写科普吗?您会有意引导患者多读科普、提高健康意识吗?
我的门诊患者大部分都是通过健康160预约过来就诊的,有一些是通过医院公众号或支付宝等其他途径预约过来的。
我在看诊后经过给患者一个印有160二维码的名片,让他们下次通过160预约就诊。并且告诉患者这个平台上有我写的科普文章,最好阅读一下。
因为我们医生有时由于时间关系,和患者交流的时间比较短。他们可能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医生给我开的抗抑郁药物需要吃多长时间,服药期间饮食有什么注意的,家人做什么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等等问题。
很多问题在阅读了我写的文章后,都可以找到答案。
另外,健康160也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患者有什么问题,通过160可以联系到医生,让患者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医生有沟通,这也是我喜欢该平台的一个地方。
4、医生工作很忙,创作科普又需要花时间,您平时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本人认为现代的医生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还要会写专业文章、科普文章。
在门诊工作中,很多患者的问题都是共性的,每看一位患者我都要给患者说一遍。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针对患者的一些共性问题,撰写一篇小文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医生的时间,也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
5、您对现如今医生打造个人医生品牌持有什么观点?
深圳是一个现代、开放、创新的城市,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不像在家乡一样,看病就去相对固定的医院。
我发现很多患者在就诊前都会在160上查找一下医生,各个医院、医生都会做一些比较。
因此目前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医生也同样需要紧跟形势,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品牌。
并且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如果对医生很相信,有良好的依从性,医患关系和谐,对于治疗本身也有很大帮助。
唐建军医生的科普精选:
2、注意!不要再把失眠不当回事,因为长期失眠可能会让你.....
往期科普冠军:
160“科普之星”第76期冠军:儿科中医人,李海朋(←点击可跳转)
查看更多科普之星(←点击可跳转)
声明:
1. 每周科普之星是根据医生们的科普文章数据(发文量、阅读量、点赞量、收藏量)综合评定而来,仅代表医生的科普能力,不构成就医建议。
2. 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医生日常接诊量却十分有限,为帮助更多人正确了解疾病、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生们用一颗颗仁爱之心,创作科普惠及大众,在此,感谢医生们的科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