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由于该患者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突然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也让医生感觉很奇怪。
原来,几个小时前,该患者因为眼睛不舒服,看电脑感觉有些模糊,想起民间有鱼胆可以明目的说法,就去菜场买了一条大草鱼。到家后他小心地取出鱼胆,用水吞了下去。
该男子也是第一次吞鱼胆,刚开始没啥感觉,过了一个小时,他开始腹痛、恶心,接连跑厕所,精神也越来越虚弱。家里人赶紧把男子送到医院。
日常生活中究竟该如何安全地吃?
怎样避开“陷阱”?
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
细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性食物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中毒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发生一起“酸汤子”中毒事件,导致8人死亡。该中毒事件就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首先,购买的渠道一定要正规。不要去一些小作坊购买三无产品。
第二,食材一定要新鲜,有一丁点霉变就要坚决丢弃。
不要想着有一点小的霉变,把那一点去掉或者洗干净就好了,比如玉米,有一两颗霉变了,有的老人想着不要浪费了,就把那一两颗去掉,其他继续吃,这样不行,中毒的风险很高,必须全部丢掉!土豆发芽、番薯有黑点的都不能挖去再吃,都要全部丢掉。
第三,牢记冰箱不是保险箱,储存的食物不能太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掌握一个原则——已经烹饪过的食物最好不要隔夜。
第四,不要贪图新鲜自己去采蘑菇、挖野菜,吃河豚,不要听信偏方,没把握的食物、不安全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编辑:练志广 审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