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将科普纳入绩效、晋升考核,为创作者发稿费

国家卫健委、赛柏蓝-基层 2021/06/17 阅读数:3.4万

默认文件1617765436197.png

 

昨日(6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617180930.jpg

图片来源: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长的幅度也是历年最大。”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现场了解到,这是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的第一场发布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

 

将科普纳入绩效、晋升考核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主任邬惊雷表示,上海把医疗机构日常科普和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到医疗机构的考核。在医疗机构的评先、评优,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方面,这项内容是考核重点之一。

 

据悉,这项工作在上海市六医院等医疗机构中逐步推开,并将健康科普纳入到患者满意度的测评。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从2018年开始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筹建运行了医务人员个人健康管理档案。通过健康促进与健康科普管理系统,医务人员可以主动上报自己做了哪些健康促进工作,最后有什么样的效果,把这些情况进行反馈。

 

医务人员个人健康管理档案以后要很好地应用,医院会评比表彰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有重要成果的、获得重要奖励的、得到广泛认可的、满意度特别高的,给予表彰或奖励。在每年的医院工作会上授奖,同时在个人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方面都会加分。

 

村支书也要讲科普

 

河南去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6.76%,作为农业人口大省,曾经贫困县就占到了1/3,河南迅速提升的秘诀是什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介绍到,河南省卫健委结合实际,汇集优质资源下沉,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到基层进行培训,研发标准课件,培养一大批懂健康的家庭“明白人”,讲科普的乡村医生,还有村支书。

 

特别是结合河南的特色,编了豫剧《乡村医生》,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宣讲健康素养66条,被称为当代版的“朝阳沟”。

 

河南省卫健委积极科普专家库、资源库,依托“两库一机制”,一个月开一次策划会,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有权威性的科普信息和优质。

 

此外,河南把科普大赛纳入河南省总工会技能竞赛系列,获得金奖的,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在评职称、先进等方面,均有重要推动作用。

 

科普要紧贴时讯新闻

 

怎么把这些复杂的医疗知识普及给老百姓,让大家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大家听进去?

 

国家科普健康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会上强调,除了保证科学性和趣味性,最要紧的是强调时效性。

 

任何的科普宣教都有特定的场景,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效果就事半功倍。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说大家提出来的气溶胶的问题,公众非常关注,在第一时间就强调气溶胶发生的特定情境,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控制传播的方式传达给大家,包括戴口罩和通风。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使公众认识疾病的风险,同时知道如何做好自身的防控,平复公众的恐慌状态。所以希望广大的医务人员都能够行动起来,做好健康科普。

 

为科普创作者发稿费

 

在科普日益趋同的今天,华西医院创作出了许多深受喜爱的专业科普作品,有何具体的经验做法可以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表示,依托上百人的团队,医院定期开展科普能力培训,并为创作人员按照标准发放稿费。

 

在写作上,建立医学专家与宣传工作者联合创作的机制。每一篇文章都由医学专家撰写医学知识点,宣传工作者结合大众传播特点进行二次创作。

 

通过发挥宣传工作者的优势,让科普作品文字更加生动、插图更加好看、视频更加有趣,有效弥补了医学专家在形式创作中的不足,形成了四川方言、辟谣问答、原创表情包等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

 

同时,利用网文、视频、书籍、文创“四位一体”的健康科普品牌推广体系,打造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现已成为网上比较火的健康科普的IP。

 

医务人员是健康科普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民群众主动关心获取健康知识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健康科普的顺利推广,也将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也提供有利的支撑。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