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十九
世界最美的艳遇是遇见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 早安!--
近日,新冠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随着成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攀升,病毒不断变异后,未成年人接种疫苗势在必行。
截至7月2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最新情况: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0例(云南19例,广东13例,上海4例,江苏3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1例(均在江苏);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
“一老一少”新冠疫苗接种
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2021年7月19日,SINOVAC科兴公布了实验人群的免疫持久性数据,数据显示,在接种免疫疫苗3个月后,3-17岁人群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00.0%,即3岁以上的人群都产生了新冠病毒的抗体,都可以放心接种新冠疫苗。
有必要。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呈扩散蔓延趋势,Delta株等变异病毒株不断出现,新冠病毒传播力有所增强。我国局部地区先后发生本土聚集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加快疫苗接种,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肺炎发病风险,是减少因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风险最重要、最简便的方法。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虽然是轻症居多,但部分仍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且无症状/轻症患者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开展12-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筑牢
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新冠
病毒传播最重要的措施。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公布: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在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国家,经过专家的认真审评论证,充分证明了在3-17岁这个人群是安全的。这些结果显示了它们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也都非常强。
中国疾控中心5月28日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2剂可以照常接种。
但是,仍有个别的人对疫苗成分过敏,如果接种第1剂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者,或者出现其他属于接种禁忌的情况,不建议接种第2剂。
本次12-17岁人群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较高,它是应对急性疾病传播通常采用的手段。
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按学校或居住地要求进行团体预约或个人预约。未成年人接种需由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陪同。
需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带好相关身份证件和预防接种证(如有),需记住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认真阅读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接种前
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户口本及预防接种证等),并提供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和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接种前避免空腹、劳累,要让未成年人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
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
接种时
需由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
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
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
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如果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一过性发热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
如发生持续不适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便便几次算正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