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四
希望生活给予你风浪的同时 也给你阳光作为回报 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 。
-- 早安!--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风头刚过,蚊子也开始了它秋天的第一口新鲜血液。
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7月下半月(7月16日-31日)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
在全市设置的421个监测点中,
不合格的有124个,占了29.45%。
不合格的监测点中,低密度有111个,中密度有13个。
13个中密度监测点里,有4个是公园或工地,6个是居民小区或城中村,还有1个属于医疗机构,2个其他场所。
本次监测点中,高密度为0。
2021年7月下半月
蚊子中密度监测点列表
深圳蚊子“黑点”地图,也是一份登革热“风险地图”。
上面这些图,中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密度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
下面这张图,是各区蚊子监测的“成绩表”。
分数越高,说明合格的监测点越多,“安全系数”越高。
夏季的深圳高温多雨,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凶手”——伊蚊也在疯长。
深圳以及全国一直以来很重视预防登革热,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
常见的蚊媒传染病
库蚊传播乙型脑炎(发烧、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疾病。
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传播登革热等疾病。
按蚊传播疟疾(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疾病。
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
典型登革热
发热
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
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
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其他症状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发热及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诊,没有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易被忽视,1~4天痊愈。
重型登革热
患者早期表现与典型登革热相似,在病程第3~5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时内死亡。
★ 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 登革热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 封盖水缸、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器皿。
◆ 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 及时清理家里的缸、罐、塑料瓶、器皿等积水容器。
◆ 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 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 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
◆ 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 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
◆ 室内选用滞留喷洒。
◆ 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
(采用药物灭蚊时,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以免吸入有害的成分。)
◆ 安装防蚊纱窗。
◆ 挂蚊帐。
◆ 穿浅色长袖。
◆ 涂好防蚊药水。
◆ 远离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秋天的蚊子比容嬷嬷的针还毒,快行动起来!
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倒不掉,给水加个盖也成。
不清干净积水,那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蚊子!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电子烟对人体有害
END
信息来源:深圳市疾病防御控制中心、深圳卫健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