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疫情会外溢吗?何时可得到控制?专家最新研判→

健康佛山 2021/09/13 阅读数:3.4万

 

9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7例(云南17例,上海5例,广东3例,四川1例,陕西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22例(均在福建,其中莆田市15例、泉州市6例、厦门市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福建)。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福建莆田疫情会外溢吗?

何时可得到控制?专家最新研判→

 

10日,福建莆田发现本土病例,11日晚,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赶赴莆田连夜开展工作。目前莆田疫情形势如何?疫情何时可以得到控制?专家组作出了最新研判。
  • 目前莆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后续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人群中继续发现病例的可能性高,疫情存在外溢的风险。
 
  • 此次疫情首先在学校发现,低年龄儿童感染较多。目前在已通报的64例病例中有19例年龄为3到12岁,这部分儿童未注射新冠疫苗,存在病情更容易发展得较为严重的风险。

 
  • 目前莆田枫亭镇已形成了2个疫情集中传播点:最早发现病例的小学和镇内某鞋厂,这两地都是人员密集场所。

  • 莆田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核酸检测。目前公安、工信和卫健部门合作,最快可在6小时内就拿出阳性感染者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只要充分运用此前积累的常态化疫情的成功经验,确保各项措施和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疫情规模有望在国庆长假前得到控制。

  • 就大家关心的病例是否会外溢到其他省份的问题,总台记者采访得知,从8月26日到9月10日,初步计算从莆田出省的人数在三万左右,疫情发生后已第一时间向各省份发出协查函,全国各地立即开展排查工作。根据不完全统计,四川成都、眉山,广东珠海、佛山、惠州等多地先后发布紧急提示,近期来自莆田市仙游县的人员应主动报备,服从辖区的疫情防控措施安排。

福建泉州一地升为中风险区域

记者从9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召开的新闻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21年9月12日起,将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界山村的东丘自然村划定为中风险区域,区域内居民严格实施居家隔离。

 

 

广东疾控发出重要提醒

 

9月12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

对8月27日以来

福建省莆田市旅居史人员

发出重要提醒

 

01
主动报备,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居)、所在单位、所在酒店报备相关情况,并积极配合当地的疫情防控措施。其中:

 

● 福建省莆田市高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集中隔离(从离开高风险地区算起)

 

● 福建省莆田市中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居家隔离(从离开中风险地区算起)

 

● 对福建省莆田市除上述中高风险地区外其他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居家健康监测,其中前三天开展“三天两检”

 

● 对于近14天从福建省来(返)粤的人员,广东疾控倡导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02
重点人群尽快开展核酸检测

 

 如果查验自身健康码显示为黄码,请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前往就近的任意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检测。目前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已设立“黄码”快速检测专区,具体名单可在“粤卫平台”微信公众号内的“新冠检测服务”专区内查询。

 

长按二维码进入“粤卫平台”

 

如果查验自身健康码显示为红码,请尽快与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配合防疫人员完成信息核实和下一步健康管理。

 

03
温馨提示

 

1、请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区域,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2、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021年9月13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9月12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均为广州报告,分别来自喀麦隆、缅甸和斯里兰卡。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1例,广州报告10例,3例来自缅甸,3例来自阿联酋,2例来自喀麦隆,其余2例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塔吉克斯坦;佛山报告1例,来自英国。新增出院7例。

 

截至9月1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20例(境外输入1553例)。目前在院65例。

 

各地最新防控政策措施尽在掌握。

出门前查一查,很有必要!

 

佛山市发热门诊医院名单

(47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国务院小程序客户端、健康广东、广东疾控、央视新闻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