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两日新增确诊+4,其中1例每日往返珠澳 | 广东疾控:返程务必做这三件事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21/10/05 阅读数:3.4万

 

10月4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新加坡、阿联酋和赞比亚;东莞报告1例,来自新加坡。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广州报告,分别来自英国、阿联酋和厄瓜多尔。新增出院3例。

 

截至10月4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91例(境外输入1624例)。目前在院59例。

 

东莞连续106日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东莞属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

 
 

澳 门

 

澳门今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

 

澳门特区政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公布,今日(10月5日)再新增1例确诊病例,为澳门两年来累计的第75例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为42岁女性,越南籍雇员,与第72、73及74例一起在金多利花园5楼A室从事装修的单位工作。由于被列为密切接触者,于今日经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而确诊。她在今年8月26日和9月30日分别接种了一剂国药灭活新冠病毒疫苗。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已安排到路环高顶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一步诊治,详细情况稍后公布。
 
澳门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5日表示,截至上午9时,澳门第三次全民核酸检测已采样144565人,其中77317人已有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澳门昨日新增确诊+3,其中1例每日往返珠澳!

澳门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10月4日表示,截至当天19时30分,澳门共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澳门第72、73、74例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感染源头调查仍在进行中。

 

 

第72例患者为46岁,男性,中国籍内地雇员,装修工人,居于珠海斗门,每日往返澳门和珠海,在澳门活动以电单车代步。9月26日回澳门后至今留在本澳,曾租住澳门英皇酒店、金沙酒店及维多利亚酒店,9月28及30日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阴性,于今日经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而确诊。患者于2021年4月17日及6月10日已在澳门接种两剂国药灭活疫苗。

 

第73例患者为52岁男性,中国籍内地雇员,装修工人,为第72例同事,近日均一起工作,居于澳门祐汉新邨顺利楼。9月26日及30日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阴性,由于被列为第72例的密切接触者,于10月4日经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而确诊。患者于2021年7月3日及8月3日已在澳门接种两剂国药灭活疫苗。

 

第74例患者为40岁男性,越南籍雇员,报称曾到第72及73例工作的单位工作。9月25日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阴性,由于被列为第73例的密切接触者,于10月4日经核酸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而确诊。患者于2021年9月15日在澳门接种一剂国药灭活疫苗。

 

目前,澳门防疫部门已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方案,对确诊病例工作和居住的相关区域采取了封控和隔离措施,同时加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尽快确定感染源头。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罗奕龙表示,由于新增的病例还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在社区有活动轨迹,存在一定病毒社区传播的风险。他还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家中,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减少人群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勤洗手。

 

澳门新增红、黄码区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由于今日本澳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加强防范,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方案,新增红、黄码区。

新增红码区范围包括:高地乌街44-44A号金多利花园、澳门商业大马路251-291英皇娱乐酒店、拱形马路/关闸横路118号维多利亚酒店。管制措施包括就地进行核酸检测,及后每日做核酸检测,除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士只准进入不准外出,只能最低限度活动,例如在指定地点领取配给品;实行全限制封闭式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就地隔离医学观察或转移至适当地点接受集中管理医学观察。

新增黄码区范围包括:高地乌街40-40A号恒利大厦,高地乌街42-42A号万荃大厦,高地乌街46号、高士德大马路13号佳景大厦,高地乌街19-19F号、高士德大马路11-11E号高运大厦,高士德大马路15-15C号利群大厦,高士德大马路21-21A号新豪大厦。区内人士的健康码将转为黄码,并于现场即时进行核酸检测,首次核酸检测24小时内完成,在完成首次核酸检测前,不准外出;其他限制措施包括实施离境限制,并需进行最少14天的每日一检、密切健康监测及自我健康管理。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机制,维护生活小组会跟进封锁区人士的日常生活需求,由专责部门负责提供日常生活及膳食支援。如果是独居长者、有困难人士、在心理上或精神上需要协助,可致电社工局热线28261126,寻求协助。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据横琴在线今日发布,10月5日9:00至14:00,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区域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详情如下:


关于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通告


为阻断疫情传播,果断快速、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现决定于2021年10月5日9:00至14:00,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通告如下:

一、请提前扫粤核酸4葵花码进行信息预登记,携带居民身份证,就近到社区采样点检测。

二、核酸采样过程中,请全程佩戴口罩,排好队,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引,有序完成扫码、登记、采样等工作流程。

三、核酸检测前24小时内,如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无需采样。粤康码为红、黄码的,以及有发热、咳嗽等十大症状的,应及时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能前往核酸采样点。

四、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联合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0月05日

 

新疆霍尔果斯市

 

2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公布:为母女

 

10月4日,新疆霍尔果斯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情况。会上通报,10月3日霍尔果斯市在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两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转运至霍尔果斯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2名感染者详情如下——

 

无症状感染者1:

现住霍尔果斯市欧陆经典小区,9月19日从成都乘机在兰州机场转机至伊宁机场,在伊宁机场进行核酸检测后自驾车返回霍尔果斯市,途经伊宁市巴彦岱镇吃饭。

 

9月19日至25日居家休息,其间9月21日驾车到兵团第四师62团。

 

9月26日至10月2日每天上午、下午到霍尔果斯市友谊路乔丹服装店上班,其间曾到金亿惠民超市、天天平价肉店购物。

 

9月20日、23日在家中接受核酸采样,9月26日、29日在欧陆经典小区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症状感染者2:

为无症状感染者1的女儿,现住霍尔果斯市欧陆经典小区,9月19日至10月2日期间以居家为主,其间9月21日与父母一同驾车到兵团第四师62团,曾到毛毛文具店购物、金亿惠民超市购物、欣德广场快递驿站取快递、卡拉苏河警亭打印店打印材料。

 

9月20日、23日、26日、29日在欧陆经典小区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值得注意的是:两名无症状感染者14天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也无任何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接触史,无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经历,也无明确进口冷链物品接触经历。

 

霍尔果斯市是中哈边境口岸城市,也是旅游城市,需要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来判断可能传染来源。

 

霍尔果斯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霍尔果斯市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后,在常态化核酸检测基础上,迅速启动全市全域全员核酸检测。

 

全市应检38376人,截至10月4日10时已出结果38376人,全部为阴性。目前,霍尔果斯市第二轮核酸检测已经展开。

 

 

霍尔果斯:重点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

 

发布会上,霍尔果斯市副市长李俊毅通报称:

 
  •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霍尔果斯市立即启动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对重点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

  • 进一步强化边境口岸全流程闭环管理,严格落实货物、货运车辆及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封闭、消杀措施。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做好防疫宣传、社区服务、物资配送等工作。

  • 坚决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同时提醒市民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线。

     

 

国庆小长假还剩最后3天
想必许多出游的小伙伴
已经准备返程
 
外出归来
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吗?
需要居家隔离吗?
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在哪?
一起来了解

 

广东疾控:
返程务必做三件事
 
广东疾控早前发出关于国庆假期的健康提示:返程务必记得做三件事——

 

● 第一件事,返程后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外出归来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不适症状立即就近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第二件事,密切留意疫情走势。返回后若您发现近14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请主动向社区报备,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具体防控措施参照下图。

 


*“四个一”健康管理,即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询、查验一次健康码、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 第三件事,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倡导从外省返程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扫码掌握最新防疫政策措施⬇️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早前上线
“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查询服务
扫码即可查询出发地和目的地
最新防疫政策措施
 
 
 
 
 
来源/健康广东、央视新闻、澳门特区发布、第一现场、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青蜂侠、广东卫生在线、横琴在线、羊城晚报等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