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年头
十个年轻人,九个是“社恐”
▽
平时习惯“独自美丽”
但内心,都向往自己
▽
变成“社牛”的那一天
(社 交 牛 bī 症 )
来源:《脱口秀大会4》
在社恐看来,这些
社交霸体技能
简直不要给生活带来
太多高效和爽感
▽
坐同事的车回家
你社恐,可能会纠结半天
坐前面,坐后面,还是坐中间
可你社牛
只会想四个字
坐 就完了!
例如这位香港老板
▽
我不坐“老板位”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恶心”!
6年前,61岁的王叔在香港已经是个出门就有司机接送的成功人士。
按照有钱人的排面,司机在开车,老板都会很气派地坐在后排座位。
王叔才不在乎这些所谓的“尊贵位”、“老板位”,他就爱坐前排,和司机“平起平坐”。
不仅如此,送老婆去聚会,或是上哪吃饭,他都是亲力亲为开车接送。
好家伙,难道香港老板连坐车都要讲风水?
没想到,他的回答是:
“我一坐二排,会头晕恶心,想吐!”
真的假的?
真的!一个心脏手术后
他这“怪癖”莫名好了,但危险也来了
不影响生活,王叔就没探究“怪癖”的来龙去脉。
2015年,他在体检中发现血管堵塞,随即在香港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来源:《白色强人》剧照
因祸得福,手术后,王叔的怪症状神奇消失了。
故事到这就happy ending了吗?肯定不是!
生活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2021年,王叔因疫情留在深圳,身在曹营心在汉,忙着香港公司上市。
接种新冠疫苗的消息一出,急着回香港的王叔第一时间就去体检准备接种疫苗。
但在心脏平板运动试验上败下阵来。
结果是“阳性!前壁心肌缺血”。
来源:腾讯医典
麻烦了!
王叔向来在香港或是加拿大看病做手术,现在因疫情没法去,怎么办?
去广州吧!广州疫情又来了,没辙,只能在深圳治了。
“可深圳的医生,行吗?”
有一天,王叔和邻居说起了烦“心”事,邻居觉得王叔太“作”了:
作为公司老总,王叔将信将疑,毕竟命是自己的,小心才是。
心思缜密的他查了这位医生的背景。
这位医生——
他理性地分析着——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了深圳市的唯一一所公立心血管专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这位医生是南下专家,他就是——
王叔屁颠屁颠跑过去,没想到这医生的做法,却让他万万没想到——
“我心又不疼!为啥不让我走?”
在诊室外候诊时,王叔见到了人生百态,也看到了医生“时时在安慰”的日常——
有的人一脸凝重,颜红兵不说心脏,和他聊家事、时事,
等你情绪缓缓再说。
有的年轻人怀疑心脏“破了洞”,所以偏头痛。一番检查后,颜红兵笑着说:
“没事,孩子,多休息就是了。”
有的人很焦急,说被人把过脉,说有心梗,坚持要住院,颜红兵淡定宽慰道:
“要信科学。”
有的人心脏有问题,却舍不下高薪工作,颜红兵劝说他:
“命比钱重要!”
还有的人,一上来就和医生“无法沟通”,颜红兵也有办法搞定——
看到这,王叔渐渐松了一口气。
虽然来这里的人,每个都是“揪着心”来的,但大多数人都没多大事,
他也希望自己“只要回去休息就行”。
然而,轮到他时,颜红兵却说——
王叔懵了:“我能一口气爬楼梯上5楼,不抽烟,吃得少,心又不疼…”
公司上市在即,大小会议很多,正是王叔最忙的时候。无奈住进医院的他四处打电话:
“我都没什么事,可医生不放我走。”
“你走出医院,很可能就
倒在马路上了!”
一场由颜红兵主持的讨论在心内科几平方的小会议室中进行,有的医生都坐在门外了。
和王叔一样,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事,却被医生“强行”留住了,
有时候,他们不理解,扬言投诉。
因为,夺命的心肌梗死发生时,并不都是典型和剧烈的,有些是隐匿的。
有人胃疼,有人“上火”;
有的人是牙疼,在口腔科、疼痛科晃悠好些天;
有的是胃疼,吃了胃药休息,疼好多天才去医院;
有的人喉咙疼,还以为是“上火”;
有的人感觉喉咙那卡了一颗花生米,难受至极;
……
住进病房的王叔静下来后捋了捋最近的日常。
不久前,他正在忙工作,心脏位置突然出现闷痛,持续了十来分钟,他缓了一阵才恢复正常。王叔被这个细节吓住了,不再嚷嚷要走。
“
病人主观说不疼,但医生要看客观证据。”
——颜红兵
难道要看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不一定靠谱
但这种让你跑着做的,能揪出“黑手”
有时候,客观证据也是“伪装者”。
有的患者在普通心电图检查中是“正常”。
有些冠心病患者在不动的时候,冠状动脉血流量还能维持正常的“假象”,让心电图“伪装”得很正常。
这时候,有经验的心内科“老司机”会让病人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做进一步筛查。
医生要查明已减少或相对固定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就要通过运动给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才能诱导出隐藏的幕后黑手——心肌缺血,
这是临床辅助确诊的手段,长得跟跑步机差不多。
来源:搜狐号“预防健康小知识”
如果这一测试不过,心梗或随时发生。
王叔的平板测试心电图暴露了心脏问题,是“随时会死人”的左主干动脉病变。
左主干病人在心肌缺血发力时,最明显的是心绞痛、血压降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等。
因此,颜红兵坚持让王叔先住院,稳住他。
可王叔的血管不是放过支架吗,怎么又堵住了?
问题就在这。
“为什么要放支架?
我一看就火大!”
颜红兵有个习惯,他会仔细查看患者此前的病历和报告单,一边问诊,一边捋好检查单,钉在病历本上。
老患者来了,都是手拿一本规整的病历本和血压本。
而王叔给颜红兵看多年前的冠脉造影时,对方说的一句话让他猝不及防:
作为中国完成心脏介入手术例数最多的专家之一,一谈起颜红兵,都会说他介入手术的“神”——
行云流水,干净利落,术后恢复好。
患者对颜红兵的网上评价
可实际上,擅长介入手术的颜红兵对此是慎之又慎,
“支架不是说放就放的,要有严格的指征。”
2012年7月9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对心脏支架手术的适应症有严格的界定:
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等相应的临床症状;
冠脉造影提示主血管,主要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这些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5%;
中到重度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理想患者。
6年前的心脏支架手术是不是治好王叔的“二排恶心”不好说,但是——
这支架,确确实实
给心脏血管埋了雷
6年前,王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几条血管堵塞程度没有达75%,明明没有放支架的指征,可以用药物控制,凭什么匆忙决定放支架?
这下,麻烦不就来了吗?
经过检查确认,王叔的血管再次堵塞,就是因放置支架后的血管再狭窄,而这次再狭窄,堵塞程度75%。
这到底是咋回事?
因为心脏血管支架对身体来说,怎么样都算外来物,可能引发血管组织产生反应,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在支架网状空间中生长出新的血管内皮组织,使原来狭窄处再度狭窄,
如果控制不好三高,或年纪大等因素,更容易使血管再次狭窄。
来源:“乐普医生”公众号
“
造影、支架、搭桥,对患者都有损伤的,所以医生要想,这个决定能否让患者获益?
尽可能用最少的检查、药物解决多的问题,尽可能用无创、便宜的检查、药物解决复杂的问题。
——颜红兵
正因为考虑到这个问题,有患者慕名找到颜红兵做介入手术,但有时候会被他制止。
有患者将信将疑,可遵医嘱服药后去发现,一切控制得很好,还能正常运动;
有患者兜着一大袋药找他,却被他“剔除”了降压“猛药”。
要解决王叔这次“回炉再造”,还要降低日后再次狭窄几率,这一次,颜红兵采取了药物球囊心脏介入手术。
药物球囊可避免额外的金属层置入,且药物球囊中亲脂类药物(如紫杉醇)可抑制新生内膜增殖,即粤语说的“通波仔”。
“通波仔”过程十分轻松,颜红兵和王叔聊聊家常,他聊起在加拿大、香港做手术的经历,两人唠着嗑,手术就完成了。
“有他在,我就很放心,这种轻松的感觉是我在香港、加拿大都没有的。”
手术后,颜红兵也没有丢下王叔不管。年轻医生陈靖开始跟进他的生活。
在这场隐秘的生死拉锯战中夺回命的王叔,不吝赞美之词给颜红兵刷彩虹屁。
颜红兵反倒清醒: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夫,按照指南规范诊疗而已。”
他清楚,在和心脏疾病的博弈中,
他还要攀越一座座山峰,有的山峰是难以征服的珠穆朗玛峰。
“谁不想征服心肌梗死、心衰?”
跟随颜红兵多年,学生刘臣知道老师内心想征服的领域,可要征服心血管疾病,谈何容易?
“这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还难。”
科研成为支持临床的武器。颜红兵从未放弃过科研,关注世界在心血管病上的研究成果。空闲时间都拿来阅读文献。
有同行目睹,在飞机上的颜红兵,借着一点点灯光,正在阅读英文文献。
“
阅读文献,已成为我的乐趣。
——颜红兵
当然,熟悉文献的他经常是学生考试上的“绊脚石”,
有学生采用往年的科研成果,很容易被颜红兵“一眼识破”。
他对学生也毫无保留,带领学生多次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因为培养心血管人才、给深圳留下一支心血管诊疗“国家队”也是他要攀的高峰。
陈靖说:“他比年轻一代更努力地汲取最新医学知识,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医生。”
2021年9月17日,距离中秋假期只有两天,中午12点,下完门诊的颜红兵快步走上医院的讲堂,打开了前一晚做好的PPT,和上百位医生分享世界最新研究。
满堂医生,谁是下一个颜红兵呢?
-End-
「有用就扩散」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