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与被爱,连着一条红丝带——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长沙市优秀艾滋病

长沙疾控 2021/12/01 阅读数:1.8万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

风雨四十年

从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距今已有四十年。

在这四十年中,我们与HIV这种致命病毒顽强斗争。

 
 
1981

第一次警报;

 
1983

识别艾滋病病毒;

 
1987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1988

首届世界艾滋病日;

 
1993

CD4 T细胞数量检测重新定义诊断标准;

 
199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问世;

 
 
1999

5000万人感染;

 
2004

建立全球疫苗企业行动计划;

 
2012

艾滋病毒“盾牌”——暴露前预防PrEP;

 
 
2017

全世界治疗普及率超过50%;

 
2020

中国首个HIV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获批, 暴露后预防(PEP)工作在我国全面实施。

 
但这场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3770万HIV感染者,当年68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责任共担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阻断传播需要全社会人群的参与。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异性传播约占70%。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吸食新型毒品会使人严重丧失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采取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所在。

 

此外,作为普通人我们还有一件更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可以做,那就是给予HIV感染者基本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对于他们来说,在被确诊的一刹那,终身服药成为一种必然的命运,在人生谷底与病魔抗争,但比病毒本身更令他们恐惧的是来自他人冷漠和歧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语言交谈、一起吃饭等日常行为,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路上行人“异样的打量”,周围人“恐惧的目光”,我们心中的“隔离之墙”只会使得病毒更加隐匿,难以追踪。只有给予感染者生活的尊严和善待,让他们重拾正面对待艾滋病的勇气,才能够激发他们对抗病魔的信心, 积极规范治疗,减少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虽然

我们无法背着你走过沙漠

但会一直扶着你

看你走下去

 

长沙市优秀艾滋病防治科普作品展播(一)
 
 

“‘艾’与被爱,连着一条红丝带”——《红丝带访谈实录》

(开福区疾控中心出品)

 

 
 

小张是一名大一新生,原本性格活拨开朗,刚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的他,崩溃、绝望,想要放弃自己,死在父母身边。小林是一名准妈妈,刚发现怀孕的她,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面对丈夫和腹中的孩子,她想到了死……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耐心开导和帮助下,经历了内心的纠结、痛苦的他们,走出阴霾,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该作品获湖南省2021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长沙市2021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

 

 

 
END
 

供稿:周瑛瑛

出品: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