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 星期一
农历十一月初十
幸福就是能够绽放笑容的,幸福是喜、怒、哀、乐,如果没有愤怒,没有悲伤这些情绪,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的。
-- 早安!--
小六作为一个资深但是有点懒的吃货,
超级喜欢吃油炸食品。
自从发现了空气炸锅这个懒人的福音
不放一滴油,就可以炸万物,放肆愉快的吃
小六已经用它炸过薯条、鸡翅、烤肉....
不愧是被网友称为:”YYDS”
但也有不少的网友,对空气炸锅提出质疑:
无油烹饪真的更健康吗?
甚至还有空气炸锅“致癌论”?
它到底是真健康还是智商税?
这事关一个吃货的幸福,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奥义!
不用油,
空气炸锅是如何炸食物的?
传统油炸食物是将油加热后,将食物放入浸泡在热油中,以热传导的方式来加热食品。
空气炸锅是将食物放置在密闭的小空间,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加热空间里的空气,再辅以风扇来加速气体的流动、带走水汽、形成循环的热风,它主要以对流的方式来“气炸”食物。
在使用空气炸锅时会在一些油脂含量非常少的食材抹上少许的油,这时热空气中会夹杂着一些小油滴,形成油雾的效果。
加之空气炸锅处于密闭的空间,水分损失相对少,吹着食物的是高达200度左右的高速热风,循环的气流,使食物受热均匀,可以把食物表面烘的香脆但是中心不会变干。
空气炸锅到底健不健康?
“空气炸锅致癌”之所以引起网友争议是早期新闻爆出“韩国空气炸锅加热后被检查出致癌物”。
其中的罪魁祸首致癌物其实是丙烯酰胺,这类致癌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
食物中丙烯酰胺主要途径是由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通俗的来讲食物中的碳水和蛋白质,在经过超过120°c的高温烹饪(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油炸、红烧、煎炒、烤)后会发生复杂的非酶褐变反应,让食物出现微焦的效果,带来诱人的色泽和味道。
咖啡烘培过后的香气和炒制黑糖的焦甜口感都属于美拉德反应,可以说只要有美拉德反应就可能有丙烯酰胺,而这些焦香的美味,多多少少都会含有丙烯酰胺。
空气炸锅出品的食品,确实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但这不是空气炸锅的错。
罪魁祸首其实是高温烹饪的方式。
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生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加工温度和时间、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等。
➤ 食材
丙烯酰胺,是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和某些蛋白质在烘焙、烤制以及油炸等过程中产生。
而在所有食物中,薯条是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在肉类食品中含量较低。
➤ 温度
研究发现等摩尔的天冬酰胺和葡萄糖加热至120°C以上才能产生丙烯酰胺,随着温度升高丙烯酰胺的产生量增加,反应温度在170°C左右的生成量最大。
说到底,并不是烹饪工具的问题,而是你烹饪的方式有问题,大家注意要控制火候啊。
所以,对于空气炸锅会致癌这种说法不必要过于担心。
无油烹饪真的健康吗?
怕油多,说白了其实就是担心油脂摄入过多,甘油三酯在脂肪组织中积累从而造成肥胖。
(明天就少油少糖减肥!)
但是小六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过分追求无油烹饪。
引起肥胖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摄入超过了能量的消耗,剩余的能量被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
其实我们人体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脂肪酸,脂肪酸是我们重要的身体成分和能量来源,其中很大部分需要通过食用油来获取,比如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还有人体必须的维生素E,另外,食用油还有助于我们对食物中一些脂溶性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长期摄入过少的食用油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影响到记忆力和大脑的神经功能,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
应该如何安全的吃煎炸食物?
这可是有点为难吃货了,毕竟我们吃起来“六亲不认”!
但是为了健康,还是不要吃太多油炸食品,它们往往油脂含量过高,属于高能量食物,吃太多容易造成能量摄入过量。
再次和大家强调火候问题!
制作油炸食品时间不要过长:像素食类大约1-2分钟,荤菜类视食材厚薄不同略有区别,一般只需炸到表面微黄、未焦即可。
适当使用一些非油炸的方式:使用空气炸锅时,需要注意设置的温度不宜过高(尽量在120℃内)、制作时间也不要太长(约10分钟左右),避免生成过多潜在的有害成分。
最后发言式总结:
空气炸锅可以买,炸出来的东西可以吃,
但是一定要控制烹饪温度、时间和食用量。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煲汤别超过2小时
END
▍图片来源:soogif.com;pixaba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