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居家一周后
今天的深圳打工人
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心情
左手主机,右手早餐
脚下还有一块显示屏
喜提开工日啦
图源:网络
不得不说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疫情
每个人都更懂得了——
正正常常生活
安安稳稳赚钱
对自己是有多么重要
为了守护大家这个
平凡又渺小的愿望
一群可爱的“打工人”
每天24小时都在路上
从生死关口、从病毒魔爪里
不停将人“摆渡”到安全地带
他们就是
深圳120急救团队
01
过去10天,深圳救护车
日均出车848次,司机1天跑18趟
最近10天,深圳120日均调派救护车848次。目前,全市共投入170辆监护型救护车,用于保障市民日常急救和管控区市民就医需要。
对于疫情相关的转运,目前全市共投入60辆负压救护车,500多人执行这项任务。其中,25辆负压救护车主要负责核酸阳性病例转运,35辆负压救护车主要是满足隔离酒店、封控区市民就医需要。
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
深圳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车驾驶员周爽,曾经1天24小时,连跑了18趟车。
忙完一个白+黑,第二天早上9点半,他才有空停下来吃顿早餐,回家睡觉。
再比如,按下“慢行键”的深圳,120急救电话并没减少,甚至在3月16日达到了高峰。
3月17日上午,120调度员李晓值完一个夜班,原本该去休息。
简单吃完早餐后,她回到了120调度厅,看到电脑屏幕上又有上10个电话排队,二话不说,又马上坐到一个空位上接电话。
这个美丽的背影,被120调度科副科长张琴看到后,偷拍发到了科群。
02
顺利转运1次至少4小时
33张“累趴”照,看完心酸又泪目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救护车就像一辆“滴滴”,把人安全、快速送到就完事了。
但其实,背后很多细节的考量,细致到让你难以想象。
特别是疫情期间,120负压转运组的医务人员,他们是怎么护你周全的,下面几张照片告诉你。
✎ 上岗前,要经历“魔鬼考试”
熟悉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简称“市三医院”)的流程和路线
熟悉穿脱防护服全过程
通过市急救中心初步考核
准备迎接市三医院
“超级苛刻魔鬼式”考核
通过考核后还没完
每一次出诊,都是一场“大考”
怎么转运、怎么穿脱防护用品
都要按照极其规范的流程做
✎ 转运1次至少4小时,送人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2月19日凌晨1:45,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叶璐璇等人接到紧急增援阳性病例转运任务后,没带任何行李,穿上防护服就出发了。
2月20日,冷风冷雨夜,将新冠患者转送至市三医院后,队员们在洗脱间门口瑟缩着排队。
2月24日傍晚,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的队员,到盐田港接入境阳性船员。
2月27日凌晨5点,队员们将新冠患者送到市三医院后,在脱衣室前排队。太累了,有人席地而坐,靠墙打盹。
3月2日21:30,市三医院,12辆完成任务的负压救护车在有序洗消,准备投入下一场转运。
✎ 有时睡在铁皮房,更多时候累趴睡在路边
市三医院洗消点的小铁皮房,就是转运人员的休息室。
在等待救护车消杀的2个小时中,他们就在那个铁皮屋里抓紧时间休息。
中大八院洗消点,没有专门的休息室。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困不择“床”。
下面这张“床”,是深圳市中医院的叶正勇铺的。至于多少人睡过,“床”的主人也不知道。
3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张江兰,从凌晨5点到下午2点都在连续出车,饭都没时间吃。
在中大八院等待负压救护车消杀过程中,他在冰冷的石板上睡着了。
3月11日凌晨5点,深圳市中医院的刘东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2小时,累得倒头就睡。
120负压转运组队员,每天必须做一次核酸。这项任务,由各组轮流安排人完成。
3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120负压转运2号车,头天晚上出任务,直到凌晨5点多才回。
早上7点,刘汉超护士准时起来为大家采核酸。上午10点,工作结束时,同事才发现他坐在凳子上睡着了。
✎ 负压救护车的清洗消毒,要做到极致
不断重复的负压救护车清洗与消毒工作,中大八院洗消点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到极致。
3月7日凌晨2点,中大八院负压救护车消杀区,队员们卸下自己的“盔甲”,脱去一天的疲惫。稍作休息,继续整装待发。
不管是转运阳性患者,还是转送阴性患者,负压救护车都要保证安全,洗消完毕后做车内环境检测。
3月17日,龙岗区中医院的钟隆鑫医生、梁申辉护士在为负压救护车进行采样检测。
3月13日,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罗晓楠护士,偷偷拍下了同组周升豪医生脱下防护服后湿透的后背。
✎ 能吃上一口热饭已经知足,管不上“饭桌”是啥
因为工作时间不确定,所以饭点都通常赶不上。
深圳市急救中心120负压转运组李鹏医生说:“能够吃上热饭菜就挺好,才不管饭桌长啥样了。”
三月深圳,深夜的落叶雨中,坪山区人民医院的李建,就这样简单吃了个晚饭。
✎ 奔赴在抗疫一线,他们见证了温情
2月23日下午2点多,气温很低,市急救中心的魏衍清医生在转送小患者之前,特意往推床上加垫了一些东西。
2月24日下午5点多,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孙育欣医生接到转运任务。
出发前,他被告知要转运的分别是一个3岁和1岁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是阴性,不能陪同。
在途中,同组的李翔提前用丁腈手套做了2个带笑脸的手套玩具,备着在车上哄孩子用。
两个孩子刚上车的时候,哭闹得很厉害,特别是1岁的小宝宝,一直在哭闹。
作为家有两个娃的父亲,孙育欣抱着那位1岁娃,把平生所学的儿歌全都唱了一遍。
他说:“好在同组的邹春影师傅也给力,从光明到市三医院,下班高峰期只用40多分钟就安全抵达。”
2月26日,一位妈妈从隔离酒店走出来,一边哭一边将怀里的宝宝交给宝安区人民医院护士尤樱儒。
在看到宝宝被抱走转身的那刻,这位妈妈突然哭着下跪,请求一定要帮忙看好孩子。
医生梁炳君见此情形,忙上前扶起她,向她保证孩子一定会有人照顾好,一定会得到最正规的治疗。
3月2日,一个4岁的小朋友,乖乖跟着市急救中心的母小琴上了救护车。母小琴说,这孩子听话得让人心酸。
2月27日,坐在驾驶位看着这小小的身影,萨米医疗中心的李波,一个自称很糙的大老爷们,说自己的泪点被戳中了。
3月13日14:04,龙岗区中心医院120负压转运组接到任务:到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转运一名38周左右、正在破水急需转运到市三医院手术的阳性孕妇。
接到孕妇后,为防止她在车上急产,队员们将她的臀部垫高,同时安抚她和家属:“我们一直在,有任何不舒服马上说。”
半小时后,救护车到达医院,孕妇顺利到达手术室,队员们直到交接完详细资料才离开。
第二天看到新闻,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护士王来贺还很开心地发了个朋友圈。
3月14日凌晨0:30,一名4个月的宝宝要转去市三医院,但宝宝的妈妈,在前一天已因核酸阳性入院。
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120负压转运组医护人员,温柔当起了临时妈妈。
宝安中医院张洽淳医生,把他们这一组在不同时段、不同天气出诊的片段,拼成了一段视频。不太清晰也不太专业,但是很感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
此时此刻
为勇敢的深圳120急救人点赞
这个春天,深圳一定行!
-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
信息来源:“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