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呼吁转变“清零策略”?《自然·医学》:冒然放弃恐致中国155万人死亡
医学界
2022/05/12
阅读数:1.8万
“动态清零”为加强疫苗接种,加快药物、疫苗的研发留出时间窗口。
当地时间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总干事谭德赛评述“清零策略”称:“新冠病毒持续进化,正在变得更具传播性,因此改变应对措施将非常重要。WHO认为,各国现在对新冠病毒有了更好的了解,也有很好的抗疫工具可以使用,可以过渡到新的战略。”
同一天,
《自然
·
医学》
(
Nature Medicine
)
在线发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等最新研究
,涉及数个重要发现,或为未来防疫策略指明方向。
其结果显示,基于2022年3月我国的人群疫苗接种水平,由此形成的免疫屏障并不能有效防止奥密克戎感染高峰。如果中国不采取“动态清零”策略,奥密克戎将造成严重的新冠感染负担,导致医疗资源耗竭和重症监护
(ICU)
挤兑。
届时,患者对ICU的需求量将升至现有床位数的15.6倍,ICU床位紧缺将持续44天,可能导致155万人死亡。
“每个国家都应准备好制定自己的路径,从大流行病阶段过渡到地方性流行病阶段。这需要考虑当地的流行病学、疫苗接种水平、人口免疫力和卫生系统实力。”研究称,“3条腿走路”将是今后疫情防治的重点,包括普及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以及维持非药物公卫干预
(NPI)
等综合措施。
截图来源于Nature Medicine
只靠疫苗,中国疫情会变成什么样?
前述研究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团队的最新建模成果。
该模型的基线情况包括6方面考量。包括2022年3月1日中国出现20例奥密克戎感染者。Rt值
(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有效再生数)
从模拟初期的3.9,降至疫苗接种率提升后的3.4。每天实现500万剂次灭活疫苗接种。
模型还考虑到变异株免疫逃逸,以及同源和异源疫苗接种效力等因素。以及,在基线情况下,没有NPI措施,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没有抗新冠病毒治疗。
结果显示,在没有NPI干预的前提下,在6个月的模拟期内
(截至2022年9月)
,奥密克戎会引起国内“疫情海啸”。
这预计造成全国1.122亿例有症状感染,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转入ICU,以及约160万例死亡。感染高峰发生在2022年5月至7月间。
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在基线情景下模拟中国奥密克戎感染负担。/Nature Medicine
考虑到年龄特征和疫苗覆盖率,60岁及以上者受疫情影响最重。90%以上的ICU病例会集中在这一年龄段者中。同时,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者或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类似趋势在香港特区第5轮疫情中也有观察到。
研究指出,中国地域广阔,呈现高度多元化。多样性也体现在疫苗接种率、人口结构、医疗系统应对能力等方面。
考虑到这些异质,模拟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新冠疾病负担存在较大差异。在3地比较中,上海60岁及以上者的住院率、ICU率和死亡率,皆高于山东、山西。
这或与该年龄段者疫苗接种率有关。截至2022年4月15日,上海62%的60岁及以上者已完成全程接种,同年龄段38%的人打完加强针。而截至2022年3月21日,山东同年龄段者89.16%已全程接种疫苗,72.45%者打完加强针。
不同年龄组别的感染结局,从上到下分别为住院、ICU和死亡(中国整体、上海、山西、山东)。/Nature Medicine
研究还评估了奥密克戎流行对全国医疗系统的影响。若默认所有新冠住院患者都需要呼吸系统病床、所有重症病例都需要入住ICU,估算显示,在奥密克戎流行高峰,全国约需要157万张呼吸系统疾病病床。这低于我国现有的310万张。但ICU床位需求高峰将达到我国现有床位数的15.6倍,且床位短缺期将持续44天。
不同条件下,每百万人住院床位和ICU床位需求。/Nature Medicine
“新冠降至流感水平”的两个关键
下一步的防疫策略该是什么样?
余宏杰团队思考这一问题,在模型基础上,分别评估了3种防疫策略的影响:第一,推动疫苗接种,包括基于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异源加强,促进60岁及以上者应接尽接。第二,提升抗病毒疗法的可及性。第三,采取更严格的NPI措施。
结果表明,若老年人群应接尽接加强针,死亡人数能降低60.8%。
所有有症状者及时用上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88.9%死亡。
采用全国学校停课、关闭所有工作场所等严格NPI措施,让Rt值≤2,新冠负担也会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种策略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都不能将新冠死亡数降至流感水平
(88000例/年)
,也不能避免ICU挤兑。预计届时ICU的需求峰值将是最大容量的1.7-14.8倍,床位短缺时长将持续19-48天。
“根据我们的分析,上述3个策略应协同使用。重点是提高60岁及以上者的疫苗接种率和广泛使用抗病毒疗法。”研究给出两个“达标值”:
第一,
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显著增加
(97%)
。
第二
,50%及以上的有症状感染者能用上抗病毒治疗。
研究称,达到上述标准,ICU的高峰入住率将不超过实际承载能力,新冠总死亡人数降至季节性流感相当程度。
若上述两个条件都达不到,为避免医疗系统崩溃,防疫策略或需严格依赖NPI措施,将Rt值降至2以下。相关措施包括关闭所有学校和工作场所,实施严格的社交距离等。
“要通过严格NPI措施将Rt值降至2以下,超出预测窗口
(6个月)
。本分析未评估相关措施的最终影响。”复旦研究称。
从长远看,改善通风、加强重症监护资源储备、研究新型高效疫苗提供持久免疫保护力,是重要措施。
中国防疫“短板”需尽快补上
前述研究自述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假设死亡率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没有纳入各地区的抗病毒治疗数据等。
从其分析可以看到不受控的新冠疫情,将对医疗系统形成巨大威胁。就在复旦研究发布同日,《自然·医学》还发表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大型回顾性研究,也提出类似观点。
其结果显示,如果没有疫情前的地域不平等和新冠对医疗系统的挤兑,约有一半新冠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加大医疗设施、医疗资源和传染病防范的投资,能最大程度减少由高度传染性和致命病原体引起的全人口死亡率上升。
复旦研究还再一次揭开中国防疫的短板:增长缓慢的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下降,传播力大幅提升,预计到今年下半年,疫苗对年轻人的意义将更加有限,扭转‘战局’的关键在老年群体之中。”结合香港特区第5波疫情,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如是告诉“医学界”。
4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我国“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率总体上还不够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动态清零”为加强疫苗接种,加快药物、疫苗的研发留出时间窗口。
热门新闻
科室导诊| 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对症找科室避免入坑!
不知道挂哪个科?小六来告诉你
涉及疫情传播风险!深圳培训机构被立案调查!南山1街道新增防范封控区
福田区教育局 关于立案调查深圳市童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违规开展线下培训的通告 深圳市童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位于福田区新洲九街嘉葆润金座的童创美术教学点于2022年2月12日至2月
孩子,妈妈曾经也是个孩子
还未有你之前,妈妈也是个孩子!
明码标价的卵子,毁掉多少女孩的一生
晚安心语名医推荐 晚安心语特地为大家精选了几位在 妇科疾病 方面有着 丰富临床经验 的名医,需要 挂号或线上咨询 的朋友可以抢先预约。 北京的朋友戳下图 立即预约/咨询 广州
年纪轻轻腰老疼?原来是“它”在作祟……
现代年轻人 腰不好的可是越来越多了 (嘿,想啥呢) 不少人年纪轻轻 却天天喊着 我这条老腰哦 稍微一动就腰酸屁股痛 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疼起来 除了叫妈 啥都做不了 为啥呢? 肾透
操作成功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