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通报 | 2022年5月19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最新出行防疫政策提示→

广州卫健委 2022/05/20 阅读数:1.7万
 

2022年5月19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5月19日0时至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1例。新增出院病例11例,尚在院治疗52例。

 

截至2022年5月1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5781例,其中确诊病例2810例(境外输入1861例、本土949例),无症状感染者2971例(境外输入2717例、本土254例)。

 
 
 

 

新增1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男,46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男,37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男,36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男,26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男,24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男,1岁,外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6于5月16日从马来西亚乘坐MH376航班,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女,38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男,21岁,中国籍。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8于5月18日从日本乘坐NH933航班,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9:女,28岁,外国籍。5月15日从越南乘坐CZ3070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0:男,37岁,中国籍。5月18日从澳大利亚乘坐CZ326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1:男,49岁,中国籍。5月2日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发,先后乘坐PX1、CZ326航班于5月4日飞抵广州入境。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广东省最新情况

 
 
 

5月19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湛江报告。新增出院20例(境外输入3例),目前在院130例(境外输入16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68例(境外输入122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8例,广州报告11例,6例来自马来西亚,2例来自日本,其余3例分别来自澳大利亚、越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深圳报告5例,4例来自中国香港,1例来自南非;珠海报告1例,来自中国香港;佛山报告1例,来自阿联酋。

 

截至5月1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4942例(境外输入9480例),其中确诊病例7274例(境外输入3880例),无症状感染者7668例(境外输入5600例)。

 
 
 
省外来(返)穗人员健康告知

 

1、

落地核酸检测

近14天有本土病例报告城市来(返)穗人员抵穗后须在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或24小时内尽早就近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

社区主动报备

近14天有本土病例报告城市来(返)穗人员抵穗后12小时内主动向社区(村)、单位、酒店宾馆报告。

 

 

3、

个人健康管理

所有省外来(返)穗人员抵穗3天内要做2次核酸检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或“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

 

 

4、

严格公交查验

要配合公共交通工具查验健康码,健康码非绿码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5、

特别提醒告知

近14天有上海全域,北京朝阳区、房山区,四川省广安市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管理,请来(返)穗前和抵达后均主动与目的地社区报告。

 

最新报备提醒

为严防疫情传播
守护我市居民身体健康
广州疾控提醒

 

自5月4日以来有天津市河北区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及所有穗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请跟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主动报备,接受社区相应的健康管理。

 

天津市河北区

5月18日18-24时,天津市河北区报告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均系重点区域筛查发现。

 

温馨提示

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村委)、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市民在外要加强自我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尽量选择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场所活动。如需要前往各类室内的娱乐、休闲场所、旅游景点,要提前预约、有序进入,并减少在密闭场所的逗留时间,同时配合测温、查码、扫码、一米距等防疫规定。

 

做好防护,及时报备!

如有疑问,可拨打12320进行咨询。

 

 

来源:穗卫健宣、广东省卫健委网站、广州疾控i健康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防疫不松劲▼    

全国抗疫专区@2x.png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