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翻身!给深圳社康中心医护换“大房子”,写进了“1号工程”

深圳卫健委 2022/05/25 阅读数:3.5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视链

 

 

比如说

在一家公司里

 

保洁阿姨

被公认为鄙视链的最底端

 

喊她们做事

往往连称呼都不带的

 

但是在深圳

我劝你善良

不要拿这样的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

 

骨子里低调、务实的深圳

(以及整个广东)

 

一个保洁阿姨的实力

可以有多狠

 

 

在医疗圈 

传说中鄙视链是这样的

 

金眼科、银外科

牙科开着宝马车

吵吵闹闹小儿科

累死累活妇产科

……

经验老成中医科

 

图片来源:丁香园

 

有一类医生最惨

他们连鄙视链都没挤进去

妥妥的小透明

 

因为他们太新了

引入国内也就十来年

近几年才被重视发展

 

那就是

全科医生

也叫家庭医生

 

 

他们工作的地方

往往不在医院

而是在你家门口的社康中心

离居民最近的地方

 

新冠疫情暴发后

这群“小透明”忽然登顶了

 

 

社康的医护人员

 

疫情持续了2年多

他们就没日没夜地干了2年多

 

……

 

 

社康医护是块砖

哪里需要往哪搬

 

 

大医院里有数十上百个科室,疾控队伍分为流调、消杀、采样、检验、疫苗……

 

但到了基层,到了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健康问题就几乎只有一个抓手:

 

社康!

 

除了抗疫的“战时”任务,他们还要——

 

 

深圳2000多万人的健康,都靠全市800多家社康机构“托底”。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每个市民看见了他们的不易,也看到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给他们加人、加物、加地方,成了刻不容缓的事。

 

 

给社康中心换“大房子”

进了“十四五”1号工程

 

 

俗话说,No pain no gain。你付出了血汗,别人都会看在眼里。

 

在深圳市政府最近公布的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中,“社康服务扩容提质”成为了“1号重点工程”。

 

?戳图复习

 

而扩容提质的主要依据,是新修订的《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标准》(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小卫对比了一下之前的“2018版社康标准”,发现业务用房面积、科室设置、床位、人员、设施设备等都有了全面的调整。

 

可以说是:

 

要房给房,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01

社康中心最低标准大涨1000㎡

寸金的南山福田看着就“头大”

 

 

“2022版社康标准”2大亮点

 

1.新增社区医院,社康中心取消“一类、二类”

 

社康机构的分类——

 

  • 2018版:一类社康中心、二类社康中心、社康站

     

  • 2022版:社区医院、社康中心、社康站

 

 

2. 社康中心最小面积“大涨”1000㎡,社区医院最小4500㎡

 

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原来要求最小400㎡,现在至少1400㎡;

 

有升也有降,社康站比较“袖珍”,主要开在学校、写字楼、工业园等,最低面积标准就降为90㎡。

 

  • 2018版:一类社康中心≥1000㎡、二类社康中心≥400㎡、社康站≥150㎡

     

  • 2022版:社区医院≥4500㎡、社康中心≥1400㎡、社康站≥90㎡

 

 

截至2021年9月,深圳社康机构的业务用房平均面积不足1000㎡,其中原“关内”地区约为750㎡,原“关外”地区约为1100㎡。

 

这4个区排名倒数,都在1000㎡以下:

 

  • 盐田区810㎡

  • 南山区690㎡

  • 福田区590㎡

  • 大鹏新区560㎡

 

对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来说,大幅提升社康中心的最低面积标准,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里面压力最大的,要数深圳的中心区——福田。

 

底图来源:深圳新闻网

 

 

 

02

福田“带头”:

集中精力把社康“搞大搞漂亮”

 

2021年,张天奉等7位深圳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社康机构用房配置的建议》,里面提到——

 

福田区共93家社康机构,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有78家,占83.9%,与其他区相比,福田区社康机构用房面积处于劣势,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居民在社康的就医体验。

 

 

 

然而,新版“社康标准”出来后,福田也拿出了最积极的态度,咬着牙顶硬上,接下来的医疗卫生规划,最重要的笔墨都用在了社康机构上。

 

福田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用地用房紧张的难题,福田的优势是,由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统筹管理所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物业,不管是租、买,还是城市更新的预留配建,都归到这个口,统一规划审核、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登记,做到“高标准、高效率”。

 

该中心牵头编制的《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与规划指引(2021-2035)》,为社康机构设了一个近期目标——

 

  • 规划社康机构总用房面积近期增加15万平方米

     

  • 数量为90个社区级社康中心、27个区域级社康中心,达到“一社区一社康中心,一街道一社区医院”的结构标准。

     

  • 规划新增社康中心21个,优先满足社康中心用房面积严重不足社区的用房需求,其他社区可结合相应的城市开发项目适当进行新建和扩建。

 

 

 

 

03

深圳首个“新版”社区医院即将诞生

老年人、康复病人下楼就能住院

 

30年前开始咳血,咳了16年,才在江西老家查出病根:胸部的纵膈长了个自娘胎以来就有的瘤子。

 

当时,医生帮他把瘤子、整个左肺、1/3心包都切掉了。

 

这就是福田人老赵的故事。

 

图源:soogif.com

 

术后十多年来,他身上一直带着一根引流管,几乎得每天往里输生理盐水冲洗胸腔。

 

但胸腔里的脓液还是会越积越多,他每隔一段时间还得住院打抗生素。

 

因为心肺有残缺,时间一长,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血压、心衰、肾衰,如今双脚浮肿,走上门口的台阶都气喘吁吁。

 

为此,他还得定期到医院“报到”,挨个看心内科、呼吸科、胸外科、肾内科……

 

幸好,老赵的儿子就是个医生,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管这些日常的护理,都可以由儿子完成,父亲有啥不适,儿子也懂得带他找哪个科的医生。

 

就这样折腾了14年,如今老赵已经70岁了。

 

儿子感慨:

 

“如果我不是医生,我爸可能活不到现在。”

 

像老赵这样的“老病号”,每个社区都有不少。

 

有的人中风后瘫痪在床,每天都得护理;有的人居家养老,但高血压、慢阻肺等疾病缠身,随时需要治疗……

 

 

更常见的,现在很多产妇生完二胎、三胎,腹直肌分离,要坚持做康复训练,去大医院很远,关键是号还很难约。

 

 

这些人该怎么办?最好的答案就是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是一个升级版的社康中心,还带有住院床位。

 

很多人从大医院出院后仍然需要的延续性服务,恰好可以在这里,在家门口解决。

 

2021年11月,公众号“幸福福田”发布了一则通知,公开招聘社区医院筹建组成员,计划在3年内筹建若干家各具特色的社区医院,打造社区医院的“福田样板”。

 

首先启动的是2家——

 

  • 景田北社区医院

     

  • 金领假日社区医院

 

其中,景田北社区医院最先开建,计划于2023年全面开业。

 

景田北社区医院设计概念图

 

 

 

04

为了一家社区医院

集齐4名社康主任

 

为了搞好景田北社区医院,福田区一口气招聘了4位社康中心主任,组成“筹建天团”。

 

图源:港剧《白色强人》

 

根据“2022版社康标准”,社区医院的建筑面积不低于4500㎡,床位总数不少于50张(不含家庭病床),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康复医学科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而率先开建的景田北社区医院,建筑面积4510.18m²。

 

一共7层——

 

  • 负一楼:CT、DR等大型检查设备,发热病人的独立通道

     

  • 一楼:全科诊室、发热诊室(中间有隔断)

     

  • 二楼:计划免疫区,也就是疫苗接种区域

     

  • 三楼:康复科

     

  • 四楼:专科门诊,计划开设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口腔科等“刚需”专科

     

  • 五、六楼:病房,可满足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住院需求

 

一楼全科诊室设计概念图

 

五、六楼病房设计概念图

 

建成后,它将是深圳第一家完全按照“2022版新标准”建设的社区医院。

 

景田北社区医院选址于福田区景田北五街与景田西路交界处,紧邻景田派出所营房,距离香梅北地铁站400米。

 

它所在的福田区莲花街道,常住人口达到28.7万人,但辖区内已有几家三甲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再开一家社区医院,是不是有点多余?

 

(口口医生跟我关系好,相信她不会怪我的)

 

原福田区龙尾区域社康中心主任李健明认为,恰恰相反,离这些大医院近,才便于承接大医院“顾不上”的出院后康复等服务,做到“医院与社康融合”,真正实现国家分级诊疗体系设想的目标: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原福田区益田区域社康中心主任刘仲华也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儿童医院的口腔科主任来到社康找他“吐槽”:

 

“我们现在最头痛的是什么?做不完的全口龋齿,小孩满嘴的牙,全部烂了。而且越来越多,天天干这个,整个科都受不了了。”

 

“你们社康得赶紧把预防做起来!”

 

这也是很多医院科室的普遍难题,预防没做好,病人看不完,医生护士苦,老百姓也苦。

 

只有从社康抓起,自下而上,从根部介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全国抗疫专区@2x.png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健委基层处、福田区卫健局、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