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深圳有家三甲肿瘤医院。”

深圳卫健委 2022/06/14 阅读数:1.2万

上周五(6月10日)

深圳诞生了一家三甲医院

 

 

有人看完

跑来卫总这留言说

他也被一家深圳医院“骗”

 

 

没错

就是在深圳龙岗区宝荷大道

(对面还有个高尔夫球场)

的那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深圳市肿瘤医院)

 

6月12日

这家深圳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

也晋身“三甲”

 

带着好奇心

我仔细查了下这医院的“底细”

 

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我发现来过这看病的人

都会被“骗”走一样东西

 

那就是眼泪

 

来源:《人间世》

 

比如下面这家人

在这治了五年病的故事

 

 

01

老妈来深帮带娃,不料确诊肺癌

儿子崩溃:去北上广治,经得起折腾吗?

 

 

2016年,64岁的兰姐从江西来到深圳,照顾儿子阿周一家的生活起居。

 

她来了之后,做饭、做卫生、带娃“一脚踢”,阿周啥都不用烦,只用安心搞钱就好。

 

来源:TVB电视剧《溏心风暴》剧照

 

然而,好景不长。

 

7月的时候,兰姐突然得了一场“感冒”,咳嗽了2个多月。9月17日,发着高烧的她去了坪山一家医院就诊。

 

一查胸部CT,发现她的右肺有个肿瘤

 

阿周不愿相信,又陪着兰姐去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一样——

 

是肺癌

 

来源:腾讯医典

 

阿周当时就崩溃了。他知道,肺癌是公认的肿瘤头号杀手,“杀人不眨眼”

 

这次,它盯上的是自己那“神”一般能干的妈妈。

 

那段时间,他经常一个人发呆地看着报告,又看看天,天都是灰的,

 

担心妈妈会不会离开,

 

还担忧如果要去广州、北京看病,这个家经得起折腾吗…

 

为什么2017年以前的

深圳肿瘤患者都会去北上广治病?

 

2017年以前,深圳每年新增肿瘤患者2万多例,可当时深圳没有肿瘤专科医院患者一查肿瘤,多数人一扭头都会去北上广,找最好的科室、医生。

 

但人生地不熟的“举目无助”,出门在外“花钱如流水”,家属无法上班“随时被炒”…这些压力都让患者脆弱的神经“雪上加霜”。

 

来源:TVB电视剧《溏心风暴》剧照

 

 

02

因为一句话,他没带妈妈走

“深圳要建肿瘤医院,有中国最牛胸外专家!”

 

 

就在阿周最迷茫的时候,医生的一句话让他灰暗的世界透进了一点光亮。

 

“也别太灰,深圳现在筹备一家新医院,可以让中国最顶尖胸外科专家看看兰姐的肿瘤!”

 

阿周万万没想到,简单一句话,妈妈就被改写了命运。

 

2016年12月,他们“歪打正着”,第一时间就来到当时还在试运营的这家医院——

 

 

主刀的医生就是他——

 

 

2016年12月12日,兰姐被推进手术室。

 

阿周的心出奇地稳:

 

“中国最牛的医生主刀,我还有什么怕的?”

 

 

03

医生切出一大碗肿瘤,干干净净

妈妈又“重生”了!

 

 

这场手术持续了2个多小时。

 

结束时,阿周看到医生拿出来一大碗“黑黑”的东西,对他说:

 

“院士主刀,切得干干净净。”

 

手术成功了!

 

兰姐还和赫捷院士一起留下富有历史意义的“金手印”

 

 

根据病理结果,兰姐是右肺下叶浸润性腺癌

 

术后,她还经历了3个周期的化疗。

 

2019年7月复查,发现左肺早期肺癌,赫捷的学生郭晓彤及早将这位“杀手”掐死在摇篮中。

 

兰姐又活了一次!

 

为什么癌症患者术后活过5年

就意味着“重生”?

 

对癌症患者来说,通常在术后1-3年,复发率大约为80%,但如果超过5年,复发率就降低到10%

 

因此,医学界认为若他们在术后还能生存5年以上,说明癌症被治愈的可能性已经达到90%,证明手术和后期治疗是比较成功的。

 

时间一晃,6年过去了,兰姐还是以前那位生龙活虎的“当家妈妈”。春节前夕,她还给家里的窗户里里外外擦了个遍。

 

 

虽然阿周和兰姐每年复查时还是会紧张,但听到医生说“一切正常,没有复发”这句话时,一家人还是会开心得庆祝一阵子。

 

今年,阿周给妈妈办生日会时,就曾调皮地说:

 

“这个生日,既是她70岁,又是1岁。”

 

而这个给兰姐“新”生命的医院,也在今年迎来了高光时刻。

 

 

04

5年磨一剑!

它刚晋身为三甲肿瘤医院!

 

 

2022年6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迎来两件大事:

 

  • 建院五周年

  • “三甲”揭牌

 

 

从2017年“扎根”深圳开始,5年来,它不仅是深圳患者的“守护之神”

 

开业以来——

 

  • 门急诊量共计34.8万人次;

  • 出院患者8.7万人次;

  • 手术台数1.8万台;

  • 床位使用率超过80%。

 

也成了外地患者的“救命稻草”:

 

5年来——

 

  • 深圳市本地医保患者占比54%;

  • 市外医保患者占比46%,而且在逐年增长。

 

5年间,不仅“从无到有”,更是“大病就跑北上广”到“大病来深圳”的大逆转。

 

三甲这块“金字招牌”,是实至名归的最好褒奖。

 

 

 

05

“你们真没必要去北京

在北京和在深圳一个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之所以被称为“国家队”,是因为它也是国家癌症中心的所在地。

 

2017年深圳医院开业时,国家队“一哥”赫捷院士说了一句:

 

 

这就是他提出的“一院两区”模式,北京总院和深圳医院共享所有专家、技术、资源

 

北京派出了近50位专家常驻深圳,此外,北京各科室主任在内的正、副高专家,也要“无缝衔接”地到深圳轮转。

 

一位南下的北京专家感慨:“为了安心在深圳工作,我们在北京总院的专家号都取消了。”

 

深圳距离北京有2000公里,但距离北京的顶尖专家却是“零距离”。

 

除了赫捷院士,中国肿瘤界响当当的内科专家徐兵河院士,放疗专家王绿化、金晶,泌尿外科专家王东文……深圳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

 

 

五年来,深圳医院的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比例:

 

超过了90%。

 

女孩子肚脐里长了“美人痣”,超声科主任朱利“火眼金睛”,看出这是罕见的“玛丽约瑟夫结节”。

 

 

老太太盆腔里塞满软骨肉瘤,“走投无路”,这里的医生通力合作,啃下了“硬骨头”。

 

 

 

06

北京也“眼红”的地方:

“深圳的新机器说上就上!”

 

 

去新医院看病有个好处,就是设备都是最新的。

 

在6月12日的“三甲”揭牌中,深圳医院就有两台放射治疗“神器”首次亮相。

 

✎ 一台是射波刀

 

 

广东省公立医院首台,全国不超过50台,目前全世界精准放射治疗中的“高精尖”,又被称为“网络刀”“电脑刀”

 

治疗过程中,病人因为呼吸导致的肿瘤偏移,射线都能及时追踪到。

 

 

✎ 另一台是TOMO

 

 

世界上唯一采用螺旋断层扫描方式治疗癌症的放射治疗设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therapy,简称TOMO),能够全程动态监控癌细胞的变化,并和原来的治疗方案对比,及时修正剂量与分布。

 

 

同时,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引入这家医院,填补深圳、华南乃至全国的空白。

 

比如,赫捷院士带领的胸部肿瘤创新团队,在这里开展了——

 

  • 华南首例Lungpoint/pro导航赫氏Marker植入定位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 世界首例经颈纵隔镜腹腔镜食管癌根治联合“免管免禁”快速康复技术

 

王绿化、金晶带领的团队,在深圳首次开展全身电子线治疗技术等多项新技术

 

 

07

“我们连预防也在做”

5年筛查了6万高危人群

 

 

肿瘤“国家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领导全国的癌症筛查,做到早诊早治。

 

“国家队”来到深圳后,这张“筛查网”立即延伸到了深圳。

 

 

5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联合深圳市慢病中心,打造了一个“三级癌症筛查网络”,包括——

 

  • 11家公卫机构

  • 250余家社康机构

  • 14家临床筛查医院

 

累计完成全市高危人群评估6万余人次,临床检查2.8万余人次,其中——

 

  • 阳性2854人次

  • 确诊恶性肿瘤74人次

 

这支肿瘤“国家队”,正让癌症“早诊早治”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截至2022年6月

深圳共有28家三甲医院

 

 

 

 

-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

 

 

 

本期封面: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全国抗疫专区@2x.png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