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8日 星期二
农历 五月三十
我们还年轻 长长的人生可以受一点风浪。
-- 早安!--
”看着自家宝宝睡前老是交叉双腿,小脸通红,微微出汗。“
老母亲总是莫名尴尬,生怕别人也看到这“大型社死现场”,面对宝宝夹腿,不免为此头疼:“这是神马情况呀?”
这其实可能是小儿夹腿综合征。
今天小编就来给各位解决这个大难题!
什么是小儿夹腿综合征?
● 夹腿综合征是是一种心理行为问题,又称情感交叉。
小儿夹腿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摩擦会阴部。小儿可两腿并拢或交叉内收或骑跨于某物体上反复摩擦会阴部,女孩常两腿交叉上下擦动,摩擦时出现脸发红、身体扭转及额头或全身出汗等现象。
● 出现时间
6个月的婴儿即可出现,但多发生在2岁后。主要发生在女宝宝身上,也可以发生在男宝宝身上。多数在刚入睡或刚醒来时发作,一般几天发作一次,个别小孩可一天发作几次。
为什么会出现“夹腿”现象?
➤ 局部刺激
如烧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起外阴局部发痒,继而摩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
➤ 心理因素
有的宝宝因为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被欺负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没有玩具可玩,于是有了紧张,焦虑,担心,或者恐惧等小情绪,只能通过“玩自己”——夹夹腿来寻求宣泄和安慰。
➤ 性激素紊乱
部分患儿雌激素水平会略超过正常范围,但大部分患儿性激素正常。
➤ 体内缺铁
临床医生详细检查发现,大约有70%的患儿血中铁蛋白降低,认为此症是因为体内贮存铁不足,引起某些激素代谢紊乱的结果。
➤ 其他原因
在较大的幼儿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
对爸爸妈妈来讲,宝宝得了小儿夹腿综合征,似乎不管不行,但又不知怎么管,如何开口。
面对宝宝的夹腿,父母能做点啥?
➤ 不要责骂、不要惩罚,不要强行制止
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生理、心理现象都是正常的,只是需要正视,需要淡化。如果家长首先乱了阵脚,则强化了这种意识,使孩子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强行将宝宝的手拿开、吓唬宝宝那样做会得病等等,如果爸妈有了这些强化的行为,宝宝反而会加强他的这个行为。
爸妈最不能够做的是训斥宝宝,不能将下流、犯罪之类的词语评价宝宝的这个行为,这会给宝宝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难以修复,甚至影响幼儿的一生。
➤ 查明原因
如果是局部刺激,要注意宝宝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对于合并尿布疹、湿疹及蛲虫病的患儿,需要及时诊治。
如果是心理因素,可以带宝宝到儿童专科医院心理科就诊。
如果家长无法判断或者宝宝“夹腿”长期发作,建议带宝宝要医院做检
➤ 转移注意力
宝宝的夹腿综合征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爸妈可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宝宝抱起来走走,或给宝宝玩具玩玩,或和宝宝"逗逗乐",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宝宝充分的温暖和爱抚,做宝宝的大玩伴。
平时多带宝宝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尽量减少一个人玩耍的时间。
➤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养成小孩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按时上床睡觉,醒后不要赖床,可减少小孩“夹腿”发生的机会。
宝宝睡觉时家长可以陪伴在宝宝旁边,讲故事、轻轻地唱睡眠曲,带领宝宝一起甜甜地入睡。
总结: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夹腿”宝宝年龄越小,对于他的行为纠正就越容易,因为年龄越小,受环境影响就越大,所以在宝宝年龄小的时候,进行及时干预,及早帮助他,效果是最好的。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卧室灯光暗一些
END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