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补一觉就行了?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2022/07/08 阅读数:3.3万

 

从医31年,贾筠见过的癌症病人数以万计。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不久前诊断的一名还不到30岁的博士,长期熬夜做实验,“腹痛来我这检查,确诊胃癌。”她每每想起,都不免为之叹息。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贾筠每天从早到晚所思所虑的几乎都是肿瘤患者的治疗,很多时候她和团队成员也不得不熬夜加班。

 

“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户外活动少会诱发癌症,但是,真让他按健康的生活方式做时做不到啊。来了任务,像警察、医护肯定没法准点回家。”贾筠说,这背后是责任。

 

 

定期癌症筛查,争取早发现

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20年东莞市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东莞男性高发癌有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东莞女性高发癌有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

 

作为东莞乃至周边地区肿瘤治疗的高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一年6.8万人次的门诊量、2万人次的住院患者量中,确诊患者查出的大多就是上述这8种癌症,而且,患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提起癌症,不少人“谈癌色变”,贾筠说,其实,如果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

 

定期体检,定期癌症筛查,非常必要。6月初,贾筠接诊过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肝癌晚期,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他之前有肝炎,但从未定期做彩超,现在治疗相当麻烦,“切是切不干净了。”

 

贾筠提醒,像肝癌跟肝炎关系非常大,预防肝炎就要打疫苗;长期喝酒会导致肝硬化,也会诱发肝癌,就要少喝酒、少熬夜;像肠癌则跟暴饮暴食相关,平时就要注意均衡饮食,调整饮食结构。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知易行难

让病人存活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是我们医生最大的成就。”贾筠常常这样说,病人对我们充满信任,我们就要帮他制定最好的诊疗方案,但必须承认,不是每次治疗都必然有预想的效果。

 

治疗癌症不单单是医生的事,医院有高水平的技术和手段,家人能配合支持,经济条件能有所支撑,患者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这些因素一起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有患者确诊后难以接受,“医生,我什么不良嗜好都没有,我怎么会得癌症?”贾筠说,这名患者不抽烟、不喝酒,没有暴饮暴食,但他常常加班熬夜,作息不规律,这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其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免费的,比如按时休息,不要熬夜,多做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但现在每个人压力都很大,真想做到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能一直坚持就更难了。”

 

医护最懂健康,可医护群体中仍然有人患上癌症。“像医护、警察常常是不得不加班,甚至没日没夜。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真的是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来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平安。”贾筠感慨地说。

 

多学科诊疗,寻找最佳方案

 

今年3月,广东9家医疗单位成为中国首批“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市人民医院是东莞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东莞唯一”是对其在肿瘤治疗上不懈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最好的肯定。

 

尤其是这两年,市人民医院整合多学科肿瘤治疗技术及资源,强化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诊疗规范及质控指标,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及微创介入等多手段、多维度的综合治疗选择。

 

 “根治”肺癌成效显著。贾筠透露,每年帮助数十位中晚期肺癌患者重获根治性治疗机会,提供筛查、穿刺、病理诊断、规范治疗及随访的一体化治疗,减少患者在各个科室间的奔波,最大幅度地提升肺癌治愈率。

 

 

肿瘤的治疗早已进入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时代,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都难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而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多学科诊疗的意义将更为凸显。

 

做医生就得做到老、学到老,肿瘤科医生只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与业内人士交流,才能在与肿瘤抢夺生命的战斗中多几分赢的胜算。”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不变的是贾筠和团队的初心。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

951e7022-650a-4e69-b647-324e80f3d118.png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