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据中国肛肠协会调查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60%,大约接近7亿人口。肛肠疾病患者基数大,但依旧很多人都不太重视,错误的认为肛肠不及五脏六腑的病痛那么可怕。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让很多人失去预防与治疗机会。
接下来小六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长沙东大肛肠医院特聘专家,同时也是湖南肛肠泰斗——谢力子教授,这是一位在肛肠外科专业与教学科研50余年、秉承医者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的好医生!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
特聘专家
从事肛肠外科专业与教学科研50余年,长期致力于各类肛肠疑难杂症的研究与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手术功底。对痔疮、肛瘘、脱肛、肛裂、肠炎等常见和复杂肛肠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及中医传统疗法诊疗肛肠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
擅长运用“混合痔剪口结扎+RPH术”、“混合痔剪口结扎+吻合术”的中西医结合术式。其先后为海内外华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肛肠病患者实施手术上万余例,深受医家和患者的好评。
开创了复杂性肛瘘的分段开窗瘘道切除+切扩挂线+置管冲洗引流术,将传统的“挂线”与现代的“微创”结合。
在长沙东大肛肠医院2楼肛肠中心门诊,每逢周三,就会有一个特别的门诊开放,来看这个门诊的患者皆是因为一位温暖祥和的老者而来。这位老者便是湖南肛肠界泰斗谢力子教授。他医技过人,为人温和,长期的临床诊疗使他对肛肠专科形成了独特的见解,拥有了精湛的医术,慕名前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整个专访过程,谢力子教授始终保持着精神抖擞的状态,听着他讲他的从医故事,就像是一部丰富的医学史,精彩且令人崇拜,回头展望,祈祷谢力子教授健康长寿,继续泽被苍生。
至善仁心,大爱无疆
谢力子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宁乡县人,由于湖南的饮食习惯,大部分人都有吃辣的习惯,因此这里的肛肠病发病率相较于其他城市偏高。
在谢力子教授的诊室里,经常会有很多慕名远道而来的病人。有的是成功的商人;有的是家境拮据的贫困人群;有的是不远万里前来的求助者,面对各种背景的患者,谢力子教授从不区别对待,对待任何病人都如亲人一般,尽心尽责、热情认真,时刻保持微笑,用很亲切的湖南乡音问诊,用行动阐释医者仁心的真正内涵。
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较为局限,总是有许多的疑惑,有时候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几十个人都会问到,但谢力子教授从未不耐烦,反而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为了帮助患者减轻负担,他也会替患者考虑,选择有效且经济负担不多的治疗方式,让他们看好病的同时尽量少花钱。在肛肠科,谢力子教授和蔼可亲,视病人如亲人的态度,人尽皆知,正因为他的和蔼可亲,大家总是亲切地称他为“谢老”。
廉洁行医是本分
谢力子教授从业多年,面对那么多患者,疾病的类型大同小异,我们好奇地请教他,平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和患者进行沟通的。
教授思考了一会,感慨道:“一个人生病了心情自然不好,亲朋好友都为之担忧,家人为之受累。都说视病人如亲人,不如视病人如自己,我们做医生的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虽然也有病人和亲属因一时的不理解而责骂医生,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医者善心和爱心,他们迟早会明白、会理解我们的付出和良苦用心。”
医生在帮助病人的同时,其实也成就着自己的事业。医患关系不是交易关系,医患之间爱与被爱是互相的。不求多得,心灵方能减负;轻装上阵,才能在行医大道上走得更远。
正是如此,谢老从医50余年,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计其数:“白衣天使本纯洁,救死扶伤为人民”“廉洁行医是本分,不被金钱乱存心”,一份份荣誉,都是教授,用自己的医术、医德换来的人间情。
施展医技,拯救疑难病患
做医生,最重要的一定是帮人看病、治病、为病人服务,其他的外界因素与疾病相比,都不重要,这是教授和我们说的真理。聊起工作时光,谢力子教授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娓娓道来了许多案例故事,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患严重的直肠脱垂,却被医院拒绝手术的小男孩。
这是一位6岁的男孩,因患严重的直肠脱垂,他的父母带他到益阳及长沙很多医院求医,但因病情严重且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医院的医生都没有把握给他做手术。眼看着小男孩每天被病痛折磨,父母心急如焚,后来听人介绍找到了谢力子教授。
“那位小患者患有直肠脱垂,症状非常严重,到医院检查的时候,直肠已经拖出肛门5cm,完全不能自行回纳。遇到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会引起脱肛,必须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由于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也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生活上极其不方便。这种病症在同龄人身上实属少见,面对这种疑难杂症,当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帮助他摆脱痛苦。”谢力子教授说道。
之后,经过教授、医院的专业诊治和精心安排,小患者被送进了手术室,由谢力子教授亲自操刀,凭借着专业的医术,手术圆满成功。这样的案列对谢力子教授来说,不计其数,多年临床经验所成就的超群医技,总是在关键时刻给患者带来福音,声誉早已传遍三湘大地。群众充满信任的笑脸,也让他更加坚定要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服务的想法。
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谢力子教授是肛肠科的名誉主任,现年81岁的他依旧像年轻人一样轻松、健谈,充满人格魅力。专攻肛肠疑难病50余年,陪伴无数位海内外患者走出困境,无论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均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教授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格外重视医学技术的传承,悉心培养了大量肛肠界的杰出人才。
在教学中,教授曾就任于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出中医外科肛肠专业硕士研究生9名;在科研中,正式发表任副主编及编委的著作5部;撰写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负责研究的“一种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制备工艺”200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临床主研人员之一参与了三类新药“痔宁片”有研究开发,获省级科研成果四项,省科技进步奖一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项。医疗工作中,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及中医传统疗法诊疗肛肠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取得良好疗效获省级科研成果四项,省科技进步奖一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项。
“谢老师是湖南肛肠界的泰斗,学贯中西,工作非常认真、敬业,待人热情真诚,为人却十分低调,甘当人梯。尽管谢老淡看名利,但是在业界内,他仍是同行和后辈们仰望的太阳。”说起谢老,众人都是满满的赞誉之情。但对于教授来说,他心中装的永远是病人。
对于大家的赞扬,谢力子教授表示这是做医生应该做的,同时,他再三告诫后辈们:“医者一定要精勤不倦,德艺双馨。一定要始终虚心向前辈中医名医学习,为中医理论与实践更加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只会做手术的是医匠,知道什么时候要做手术的是好医生,懂得何时不需要手术的才是优秀的医生。谢力子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坚定而谦卑,袖里藏春风,笃定地走在医学之路上,虔诚地不断地向前迈进。所有的科研目的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造福底层的广大老百姓。
如今,年过八旬的谢力子教授依旧行走在肛肠诊疗的前线,悬壶济世秉丹心,妙手仁术暖杏林!舍一己功名,甘为人梯,时刻都在为自己所钟爱的肛肠事业燃烧自己,在无数肛疾患者心间留下了温暖的印记,也深深地照耀了他自己的医学之路,成就了湖南肛肠界最耀眼的泰斗之星。
便血等于长痔疮吗?
A:
便血是肛肠疾病一种常见症状,但并不等于是痔疮。
便血是是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之一,指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便血一般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临床上很多肛肠疾病,常见的如痔疮、肛裂甚至肠道恶性肿瘤等,都会导致便血,如果患者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就盲目自行诊治,往往会延误治疗时机。便血是许多肛肠疾病的共同症状,通过便血的特点,可自行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但具体是何种疾病,还需进行专业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一旦出现便血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
什么样的痔疮需要手术?
A:
按照位置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针对有症状的痔疮,早期主要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才能改善症状。
一般有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便血严重;痔核反复脱出,需要手推回纳或回纳困难;痔核嵌顿,卡在肛门外无法缩回肛内;痔核体积较大,且经常发炎伴有肿痛,肛周皮肤瘙痒、感染等症状;血栓性外痔急性期,疼痛特别严重;血栓性外痔反复、频繁发作,面对这些情况,需及时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痔疮在不同阶段,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如出现明显的痔疮症状,不要羞于就医,在早期时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痔疮病情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
为什么肠息肉切除后还会复发呢?
A: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长在肠管内的肉疙瘩。肠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只是切除了息肉本身,并未去除病因,因此肠息肉切除后,还是有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
肠息肉复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不良的生活生活饮食习惯是肠息肉形成的诱发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吸烟、酗酒、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容易增加肠息肉复发的几率。
第二、肠息肉复发和胆汁代谢紊乱具有一定关系,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也会增加肠息肉复发的几率。
第三、遗传因素,如果患者有肠息肉的家族病史,则可能会在息肉切除后出现易复发的情况。
第四、疾病因素,肠道炎性疾病也是导致肠息肉复发的原因,一般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因为肠道长期存在炎症,刺激肠粘膜上皮,从而易导致肠息肉的复发。
因此,肠息肉切除后,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肠道炎性疾病时还应积极治疗,同时定期复查,预防肠息肉复发。
如果大家有痔疮、肛瘘、脱肛、肛裂、肠炎等肛肠疾病的治疗需求,可以来长沙东大肛肠医院2楼肛肠中心门诊寻求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