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星期三
农历 十月二十三
希望每个整装待发的重新开始,都在这年少的岁月里为时不晚。
-- 早安!--
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好多女同学们都说自己想生个混血宝宝。想象总是美好的,但在生孩子这条路上,从来都不容易。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不孕不育者近5100万,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
不孕不育看似难以启齿,但它已经是越来越多国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怀孕的必备条件
造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具体包括以下4个正常受孕的基本条件:
①能够正常的排卵
②至少有一侧输卵管是通畅的
③没有炎症,子宫内膜适合胚胎着床
④足够数量的精子
这些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正常,就容易阻碍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年龄,是影响生育的主要因素吗?
很多人都担心:30岁之后生小孩,是不是产妇和孩子健康都会受影响?到底几岁生小孩比较合适?
首先大家不用太焦虑,因为没有绝对的最佳生育年龄。
从医学统计数据上说,25-29岁发生不良生育风险较低,29岁之前女性生育力也更强,更容易怀上健康的宝宝。但这些都是概率问题,对于具体的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生育年龄要看个人状态,年轻时保持良好的生育力,到时候准备好了就能生。
但年纪大了,生孩子要更注意早期保养。现在随着受教育年限延长,结婚推迟等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只能“高龄生育”。女性30岁之后,卵巢功能进入衰退期,卵子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不孕症、流产、出生缺陷等风险将成倍上升。
同房未避孕一年,可以定义不孕
一般来说,在未避孕的情况经过一年都没有受孕,就可确认是不孕症。一对男女在有规律的性生活且没有避孕的情况下,一年内大约有85%能怀孕。
在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生不出孩子,就是女人的错。但事实上,关于不孕的因素,不孕不育的责任,中国男女要各担一半。
从诸多不孕的成因统计,女方所占因素约60%,男方则为40%。
女同胞怀不上的原因
①输卵管阻塞、沾黏,导致输卵管功能出现问题。
②卵巢排卵功能障碍,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衰竭等,以致排不出卵或没有卵。
③子宫肌瘤问题,例如黏膜下肌瘤,多颗肌瘤或肌瘤太大。
④子宫内膜异位症、罹患巧克力囊肿、肌腺症,或曾做过堕胎手术,以致内膜变差或厚度不够、或慢性骨盆腔发炎等。
⑤子宫颈黏液分泌异常。 若是黏液分泌正常,精子在生殖道可以存活2到3天,较容易受孕。
⑥染色体异常,影响卵巢功能。
⑦高龄。
⑧压力大,导致脑下垂体荷尔蒙异常,继而影响排卵。
⑨压力、环境污染或塑化剂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受孕。
⑩也有可能原因不明,完全不属于上述任何一项。
PS:如何提高卵子质量?
多补充综合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还有维生素E和辅酶Q10,维生素E和辅酶Q10的作用是相似的,但是辅酶Q10的是维生素E的40倍。
男同胞也有原因
①精子异常是男性不孕的最重要因素,包括精虫数量少;精子活动力低(需有40%以上才够);精子形态好的不到30%,畸形比率高。
②睪丸发生病变制造不出精子。
③先天性无输精管症或后天输精管阻塞。
④精索静脉曲张。
⑤荷尔蒙分泌失调。
⑥染色体异常。
⑦尿道感染。
⑧日常生活习惯问题,包括抽烟、睡眠不足、运动不够、环境污染及心理压力都会影响精虫品质。
⑨高龄也有影响,不过跟女性比较起来影响没那么大。
⑩不明原因。
PS:如何提高精子质量?
①注意饮食,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吃含镁较的食物,如大豆、马铃薯、核桃仁、燕麦粥、通心粉、叶菜和海产品。
②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③避免睾丸长时间温度过高,避免长时间久坐。
基本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如果总是不能怀上宝宝,男女双方都要做这些检查。
➤ 女方要做的检查:
①基础体温
目的:通过B超或者基础体温大概能得知女性是否有排卵,以及黄体功能健全与否。
②子宫输卵管摄影
目的:观察子宫腔是否形态正常、有否粘连及输卵管是否通畅,是否水肿。
③腹腔镜及子宫镜
子宫镜是从阴道经由子宫颈伸入子宫腔内,借以检查子宫腔的病变。若检查发现子宫内有病灶,可予以适当处理。
➤ 男方要做的检查:
精液分析
主要是分析精液品质,如精虫数量、精子活动力等。
问:做了不孕检查都正常,为何还是无法顺利怀孕?
答:大约有10%的不孕症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仍找不出不孕的原因,称为无法解释的不孕症。
如果你有不孕症求治的需求,一定要找正规医院,且最好找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治。早发现早治疗,宝宝才能早日来报道。
广州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北京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长沙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杭州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上海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成都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深圳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东莞名医,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脚气是一个全身性疾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