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好医生
新时代妈妈普遍更注重生活质量和个性化健康需求,特别是国家二胎、三胎政策放开以来,她们在围产期遇到了很多难言之隐,有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些则是时下大家普遍关心的热门问题。今天,针对这些围产期妈妈关注度特别高的话题,曾剑霞医生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曾剑霞 副主任医师
东莞维多利亚妇儿医院
擅长
妇科肿瘤手术,妇科外阴、阴道处的私密整形手术,包括外阴填充术、处女膜修补术、阴道松弛的阴道紧缩术、会阴成形联合阴道成形术、真皮微创3D穿孔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陈旧性会阴裂伤手术治疗,阴蒂整形和大小阴唇整形术,以及私密无创射频阴道外阴年轻化等手术。
01.医者仁心,聚焦新时代妈妈难言之隐
众所周知,女性孕期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而且伴随着诸多难言之隐,这让她们十分困扰。
首先,很多孕期妈妈发现分泌物增多,担心患妇科疾病,影响宝宝健康。
针对这个问题,曾剑霞医生表示不用过于担心。孕期妈妈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而且伴随有一股异味,这是由于妊娠期性激素水平高,加上阴道充血、霉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的。这个时候孕期妈妈们需要做的是勤换、勤晒内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当然,如果发现异常仍应及时就医。
其次,妊娠纹也是准妈妈们较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当准妈妈的肚子渐渐隆起时,妊娠纹就很容易出现,很多妈妈担心长妊娠纹被老公嫌弃。对此,曾剑霞医生强调,想要尽可能避免妊娠纹,最好的办法是将孕前孕期工作做到位。
一是孕前预防:备孕期间,可以多参加一些瑜伽、舞蹈、游泳等能够提升皮肤柔韧性的运动,饮食上注意胶原蛋白的摄入,让皮肤随时都能保持活力和弹性。
二是孕期预防:怀孕以后,如果没有确需卧床保胎的情况,也应合理参加运动锻炼,饮食上应注意糖和脂肪的摄入,对有益于皮肤状况的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应多吃,整个孕期要合理控制体重,不仅能有效预防妊娠纹的出现,还能减少巨大儿对分娩造成的麻烦。
另外,整个孕期可以涂抹合适安全的妊娠纹霜,注意局部皮肤的按摩和保养,特别是容易增长妊娠纹的地方。
曾剑霞医生说道:“预防妊娠纹,简单来说就是三项策略:运动、饮食和护肤,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坚持护肤,相信孕期妈妈可以跟妊娠纹‘擦肩而过’。”
现如今,国家三胎政策放开,很多怀孕女性特别是二胎、三胎妈妈,对产后出现漏尿、阴道松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十分恐惧,甚至难以启齿。
对此,曾剑霞医生表示,产后出现漏尿、阴道松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主要诱发因素,其中阴道松弛、尿失禁危害最为突出,临床发现,约60%的妇女在怀孕过程中曾经发生漏尿(尿失禁),有高达50%至80%的妇女有阴道松弛的困扰,2012年,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GA)正式提出「阴道松弛症」的名称,表明阴道松弛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阴道松弛症患者中50%~75%伴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有阴道松弛呢?如果有≥1次阴道分娩史、巨大儿分娩史、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等经历;相较于以前,性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双方快感和满意度降低,甚至出现阴道干涩、性交痛等症状,那就可能存在阴道松弛。同时,曾剑霞医生强调,并非只有分娩才会导致阴道松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持续盆底压力的增加同样会导致阴道松弛(盆底功能障碍),孕期本身就会对盆底结构带来超负荷的影响。
针对产后漏尿、阴道松弛,曾剑霞医生表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盆底康复三级预防体系,提高盆底疾病防治水平、提升妇女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指导:加强孕期教育,通过孕期运动指导和练习,增强盆底肌力,增加盆底肌肉弹力和弹性,尽可能降低怀孕、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
二级康复训练:产后42天开展盆底康复,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及预防尿失禁、阴道壁膨出、阴道松弛,恢复阴道紧缩度及盆底功能,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三级手术治疗:根据《阴道松弛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针对已经出现了阴道松弛症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阴道紧缩术,防止阴道松弛症进一步恶化为尿失禁、脏器脱垂。
产后阴道松弛和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黄金时间多在产后42天到2个月之间,多数女性恶露未净且产后自我恢复尚未完成,可进一步促进产后软产道的恢复。如效果不佳,应从产后2个月开始干预,通过治疗,促进产后阴道肌肉、粘膜的整体恢复。
曾剑霞医生认为,孕期女性的身体会出现诸多难以启齿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孕期女性不用为此感到羞耻,更不要讳疾忌医。当身体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是对自己和宝宝最有利的选择。同时,曾剑霞医生也呼吁社会尤其是孕期女性的家人,不要对孕期女性的难言之隐投以有色目光,这会对他们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伤害。
“如果一个社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孕期妈妈,那么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耻辱和悲哀。”
02.砥砺前行,为新时代妈妈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妈妈们怀孕期间都会成为重点对象得到较好的照顾,各种营养品可以说从来没有断过,这也让很多妈妈担心营养过剩、胎儿过大造成生产困难。
对此曾剑霞医生表示,怀孕期间,如果发现胎儿过大,应首先检查孕妇的血糖,因为如果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也很容易导致巨大儿。如果血糖得到控制,胎儿的生长速度就能得到控制。
此外,应注意避免怀孕期间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控制饮食,营养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并注意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这不仅可以控制孕妇的体重,还可以防止因胎儿长得太大而不利于顺产的情况出现。
同时,很多妈妈担心孕期体重像坐火箭一样上升得飞快,生完宝宝就成了大胖子,担心产后瘦不回去。
曾剑霞医生说道:“生一回孩子,确实是对身材的一次大考验,数据显示,有87.13%的新妈妈都遇到过产后肥胖这个难题,基本是全员中招!孕期体重增长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究竟胖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产后肥胖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变化算一算,如果生完宝宝6周以后,增加的体重仍然超过了怀孕前的10%,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视作‘产后肥胖’。”
在曾剑霞医生看来,虽然减肥对于妈妈们来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身体的恢复更重要。产后,内脏器官恢复大概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不要贸然减肥,应等到产后2个月-6个月,这段时期内,体内脂肪还处于游离状态,未形成包裹状的难减脂肪,堪称“产后减肥黄金期”,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努力甩肉!我给大家几条建议,坚持母乳喂养、注重营养均衡、热量不要过度、坚持适量运动、保持科学睡眠。
曾剑霞医生呼吁所有孕期妈妈们,相对于身材,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孕期身体出现体重和身形的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过于担忧。只要按照科学方法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适当做一些运动,注意作息规律,在每个阶段做好孕检,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为了身材而忽视健康。
03. 换位思考,缓解新时代妈妈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对于孕期妈妈们来说,除开身体健康的问题以外,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领域。很多新妈妈在孕期和产后,因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常产生一系列精神卫生问题,表现为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严重时会有绝望、甚至是想不开。
曾剑霞医生表示,女性整个围产期要经历多种生理上的不适:孕吐、尿频、雀斑、身材变化、耻骨痛、妊娠纹、雀斑、水肿、腿抽筋......再加上内分泌的变化和生活上的各种压力,孕妈妈的心情容易起伏不定,如果没有及时调节,可能会引起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据统计,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在20%-30%之间。
而更可怕的,是现如今很多人对于产后抑郁症根本不加以重视。当孕期妈妈们出现产后抑郁时,很多人,尤其是家人会对这种现象冠以矫情的名头,这让孕期妈妈们的心理状况进一步恶化。
针对产后抑郁的症状,曾剑霞医生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自己一定要好好调节心情,尽可能的放松自己和转移注意力,看一些针对产后心理的书籍和听轻音乐,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2、家人也需要更加尊重和理解产妇,格外关注她的情绪,尽可能地去听她倾诉和宣泄。
3、丈夫的角色也尤其重要,需要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妻子身上,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宽慰、更多的帮助她去照顾宝宝,让她体会到温暖。
曾剑霞医生说道:“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更加关注孕妇,关注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症,因为虽然为母则刚,但有时候他们也比你想象的要脆弱的多,往往产后的一年都是崩溃的。”
对于产后抑郁的妈妈们来说,交流和沟通是第一位的。当产后抑郁中的妈妈们情绪不稳定时,家人一定不要去责备他们。因为你们的任意一句批评的话语,都会使她们更加焦虑与失落。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她们足够的关爱与理解。如果家人能够帮助妈妈们放松心情,会让她们很快地恢复过来。
如果大家有妇产科疑难病、女性泌尿生殖保健、盆底康复、女性泌尿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需求,可以来东莞维多利亚妇儿医院找曾剑霞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