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洋|守护口腔健康,助患者重拾高质量生活

健康160 2022/12/05 阅读数:9676

 

走近好医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口腔健康日益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口腔疾病应该如何有效预防,牙齿疼痛、缺牙等症状应如何快速有效治疗?

 

让我们一起了解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口腔科主任吴洋教授的执业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1
医生简介
 

fbb2c56e570dd6f27420100ed5aafcc.png

吴洋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擅长

颌面肿瘤、面部畸形整复、颌面外伤、口腔全科诊疗,微创拔牙、显微根管治疗、口腔种植、牙列缺损、缺失修复、口腔粘膜病。

 

 

 
2
医生故事
 

吴洋主任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已有36年,有着丰富的口腔疾病临床诊疗经验,包括颅颌面头颈肿瘤、颌骨颌面外伤骨折、颌面部硬软组织畸形、血管畸形、复杂的智齿阻生等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

 

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守护患者的口腔健康,帮助大家笑口常开,重拾高质量生活。

 

01.因为热爱 踏上从医之路

谈及从医初衷,吴洋主任说道,童年伊始,他便对解剖类、生物类的知识很感兴趣。“那个年代,社会对军医非常尊重,家里也是军人世家,我爷爷和父母那一辈有很多人当过兵,怀着对军医这个职业的向往和热爱之情,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第四军医大学。”

 

“那时候年轻人都想当外科医生,我也不例外。”谈及如何与口腔科结缘,吴洋主任坦言,刚开始对口腔专业完全不了解,在一位教授口中得知第四军医大学的口腔专业是王牌专业,便决心在口腔医学这条路上走下去。

 

在军医大学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成就了吴洋主任,让他无论身处何地,仍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路奔跑。

 

他表示:“刚开始,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年轻人,直到穿上军装,受到部队、军校的熏陶以及高标准、高要求的专业培养,我才明白什么是军医的责任和担当,也磨炼出了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的精神。”

 

吴洋-2.jpg

 

02.口腔疾病 预防与治疗并重

多年的临床工作,吴洋积累了丰富的口腔临床工作经验,科研能力也逐步提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获得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上,吴洋也有着自己的心得。他说,口腔疾病——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关键。每当看到患者一大早在口腔门诊排队,拿着大瓶冰水缓解牙疼时,他就很揪心。

 

吴洋强调:“口腔疾病可防可治,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正确刷牙、洁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果口腔出现不适,要及早就医,切不可等到疼痛难忍的时候再去医院。”

 

凭借着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术,吴洋在这一行也算得上“名人”,慕名前来的病人也不少,不管什么身份,总能得到一份专业、暖心的“私人订制”治疗方案。

 

吴洋也表示,治疗口腔疾病就如一场“战役”,口腔医生和患者就是长期合作的朋友关系,需要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医患共同努力才能赢取这场“口腔健康保卫战”。

 

吴洋-1.jpg

 

03.关怀患者之苦 守护口腔健康

出门诊、认真检查患者病情、细心诊断、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这是口腔科医生一天的日常。吴洋坦言,临床工作中,他每年都会遇到棘手的病例。

 

“上礼拜我遇到一个需要拔牙的患者,他的上颌智齿牙根尖肥大、分叉明显,紧贴上颌窦,且牙槽骨硬度高。历经3小时,患者的牙最终顺利地拔了下来!”吴洋反复强调:“从医这么多年,从未在患者口腔里留下一块牙残片,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允许有。”

 

在他看来,帮助患者把坏牙彻底拔除干净,不留牙根残片是一种荣誉。作为医生,微创拔牙不仅是把牙拔出来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通过术前精准定位设计,在拔牙过程中尽量减少病人硬软组织创伤,让病人疼痛感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精湛的医术背后,是多年来不断的奋斗和求索。为了掌握当前安全有效且前沿的口腔临床技术,在36年的临床工作中,吴洋细心记录、分析、学习大量优质案例,在学习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脚步。在他看来,成为一名好医生,除了需要在技术、服务上不断提升,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痛苦和难处。也正因为保持着这样的服务态度,吴洋主任也得到了患者的青睐和认可。

 

回顾36年的从医经历,吴洋用“工作狂”来形容自己。他说:“50岁之前我几乎没休过假。”这是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患者的关爱。他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帮助更多患者重新绽放灿烂笑容。

 

点击挂号预约

↓↓↓↓↓↓

卡片画板 1 医生 (2).jpg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