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 | 以初心坚守 点亮白衣荣光

健康160 2022/12/26 阅读数:3.3万
 

 

走近好医生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是造成残疾的第一要素。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超过100万人,且还呈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现存活的近500万名患者中,已经残废的患者达到72%,其中严重残废的患者达41.6%,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和压力,是威胁人类21世纪健康的最主要病魔。

 

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该医生从医20余年,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访谈中,他说:“不需要喊什么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口号,力量在我心里,对得起信任我的病人就行了。”他就是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张猛主任。

 

1
专家简介
 
46bf27109dd485787583779398b676e.jpg
张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脑出血,中风,脑梗,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

 

2
医生故事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脑血管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坚定最初的选择

 

医院,是每个人序章开始的地方,也是每个人落幕之处,对张猛主任来说,医院,也是事业开始的地方。

 

走进张猛主任的办公室,会看到桌子上有许多关于疾病诊疗相关的书籍和专业期刊。我开玩笑问他:“您读书都读到博士了,也算到顶了,怎么还这么用功?”张猛主任回答:“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我每天都要了解下,国内外的顶尖同行们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新的研究,碰到罕见的病例也要查找文献,借鉴别人的经验。医学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就掉队了,不光是我,我的老师们同行们都是这样,做医生就是要终身学习,还得有效率的学习,学习最前沿的才行,不能用陈旧落伍的办法去糊弄病人。”他还很形象的将医生比作是永远无休止在冲锋的战士,面对不断更迭的敌人,要想不让敌人突破防线,我们的武器装备就要不断创新。

 

张猛主任还告诉我们,医生的进阶之路是非常艰辛的,尤其是外科医生。不仅仅要动手能力强,有积极进取精神,还要耐得住寂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素质。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从一名医学生到自己能够动手完成简单的手术,至少要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是多少人的青春年华。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这些年就要在图书馆、学术会议与手术室度过。

 

我问他学医前知道做医生这么辛苦吗?他说,当然知道。

 

原来,张猛主任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在至亲从医的耳濡目染之下,他更早地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感受。父亲早逝,直到父亲去世很久,还有慕名来求医的病人。与同龄人相比,儿时的张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也尤为突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将所有志愿都填了医学院,最终如愿过了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考入了父亲就读过的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当时就是铁了心想做医生,想都没想,全填医学院,学医、从医,是我最初的选择,也一定是我将坚持一生的事业。”张猛主任的眼睛神采奕奕,明亮而坚定。

 

22bb1497bab67d70727d8d4259e664c.jpg

 

二、工作的价值

 

“选择神经外科,深耕脑血管疾病是我学医后的又一坚定选择。读书时,我们需要轮三年不同学科才定科。02年我第一次轮到神经外科,和其他外科不一样,神经外科手术比较神秘,难度系数也比较高,是所有外科里最难成长的。扎实的解剖基本功、准确的判断、沉稳冷静细心,是神经外科大夫不能缺少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在的我,可以及时且快速,以最直接的方式,帮助患者解决痛苦,真真切切的帮助到患者,改变他生命的轨迹,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也是我当初从医的初心所在。”张猛主任向我们描述着他从医的初衷和成长经历。

 

“开颅手术要求熟悉神经解剖,高超的操作技术和规范的手术处理。刚开始自己做手术时,很害怕,提前熟悉患者的各项检查,术前讨论,制定方法方案。手术中,如果碰见大出血,我们血压也会高的。不敢喝水,不敢吃的太多,害怕去厕所,很多时间是从早上进手术室,晚上十一点出手术室。手术后,又要害怕颅内出血,症状加重,晚上守在病房,把电话24小时给家属,半夜做梦都在担心手术。如果到天亮一直没人打电话,才能说明手术后患者很安全。随着不断地成长,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术后的担心越来越少,但是心中那份责任永远都在,所以我基本每一个病人都会留电话或微信给他们。我的成长也感谢我的病人。” 

 

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周期很长,尤其在住院医和主治的阶段,值班的强度、急诊的压力都特别的大,培训周期也相对其他的外科要长一些,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压力和辛苦,但是对于张猛主任来说这些都是小事。“看到病人从昏迷到清醒,从瘫痪到能够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医生,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那是什么也换不来的,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促使着我在专业上追求精进。”

 

张猛主任还是哈佛医学院国际临床研究培训学者,并于2016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临床学习一年,于2018年获得“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称号。用张猛主任自己的话说:“在治疗策略和技能上,一定要技能满点,才能给病人多一种选择,给他们的康复希望多一点机会。”

 

凭着二十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前辈的无私带教和他的好学上进精神,张猛主任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神经外科医生基本功,成为了一个神经外科少见的既能做介入,又能开刀的多面手。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高血压脑出血等),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狭窄,烟雾病,急性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的诊断、手术及介入治疗,均能熟练进行。因为技能全面,在处理危重复杂的临床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更能够以全面、整体的视角去看待患者,可以完全站在病情的角度,将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推荐给病人,而不用去想自己最擅长做什么。

 

三、隐形的不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张猛主任接手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脑动脉瘤常被称为“隐形的不定时炸弹”,它一旦破裂,病残率或死亡率极高,几乎一半的患者首次破裂即导致死亡,是名副其实的“冷血杀手”!

 

许多人误以为脑动脉瘤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事实上它并非老年人的专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脑动脉瘤的发病率因此也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在张主任接手过的病人中,小至12岁,大到80多岁,都有确诊脑动脉瘤的患者。张猛主任表示,确诊人群中,极大部分病例主要是由于熬夜、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生活作息不规律所导致的,另一部分主要是本身是动脉瘤家族史,或者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所导致。

 

对于预防动脉瘤,张猛主任有着丰富的案例经验,借着本次专访,他给我们普及了预防方法:“无论哪个年龄段,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定期体检。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疾病都会在体检中被及时发现。早发现,才可以早治疗。如果真的查出脑动脉瘤也不必慌张,尽快就医,听从医嘱,预防脑动脉瘤破裂从而威胁生命健康。”

 

四、脑动脉瘤介入手术

 

开颅手术治疗历史悠久,几十年来,脑动脉瘤的治疗一直采用的是外科开颅夹闭术,虽然手术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彻底,但创伤大,并发症概率高,难以在畸形出血期进行,而且手术中并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破裂十分常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一般极其严重的患者才会进行。

 

现阶段,随着治疗技术逐渐成熟,介入手术已经成为各类脑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大部分医院都推荐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无论患者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是否多发动脉瘤,还是开颅手术失败者均可选用。

 

说到手术,便会提到张猛主任的名字,对此,院内的患者们都竖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神经外科的病人病情往往多为突发并且危重,经常深夜来院就诊,虽然白天有繁重的医疗工作,但在病人需要他的时候,一个电话无论多晚,他就会及时赶到医院。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时刻自省自律,不忘从医的初心,不忘肩负的使命,用实力和真心,守护一位又一位的患者。

 

面对赞扬,主任也不骄不躁,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自己的从医职责,始终不忘为自己从医的初心,对每一位患者高度负责。“病人将动他脑子的权力交给你,就是将生命交付给你,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张猛主任对自己的工作发出了真诚的感触。“每一位病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医生的经验、技术都是临床实践中得到提升的,终身学习,不断积累,所以对于病人,我们始终要怀着敬畏、感激之心。”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猛.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中风和脑梗的区别?

 

A:

脑梗是西医学上的定义,而脑中风是中医学的定义。

从字面上来讲,中风和脑梗是称谓的不同;但从临床实际上来讲,脑中风可以分为脑梗和脑出血等。实际上脑梗是中风的一种情况,中风包括脑梗,脑梗属于脑中风。

 

Q

中风后有机会恢复正常吗?

 

A: 

这是肯定是有的,不过恢复的时间与疾病程度有关系,但大多数病人都会遗留一定的功能损害。由于中风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神经系统是中枢系统,而中枢损害不可再生。如果压迫位置比较好,对局部功能则造成的损伤较小,就能够在恢复期之内得到缓解,达到最佳疗效。

 

按照现在的指南来说,最主要是早期的处理,发现中风6 个小时以内,及时前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越早越好,早一分钟可能就能够多保留很多的脑细胞。其次,要进行良好的康复手段。只有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才能减轻后遗症,防止复发。

 

Q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A: 

主要是控制基础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检查。

首先,保持良好的情绪,在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刺激和突发事件,做到少激动、少发火以及不生气。

其次,规律生活,尽量不要经常性的熬夜,过度劳累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才可以保障身体各个功能有效调节。

接着,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后,定期体检很重要,有条件的情况可以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大家有脑出血,中风,脑梗,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需求,可以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寻求张猛主任的治疗】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