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谦|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心理健康

健康160 2023/02/02 阅读数:1.7万

 

走近好医生

近几年来,由于学业压力、婚姻情感、养老问题等等各种原因,给无数人带来心理困扰,导致各个年龄层有抑郁倾向的人不断增多。积怨成疾,且久病不医,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曾帮助过无数心理患者的咨询师,听她聊一聊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

 

 

 
1
医生简介
 

图片1.png

谢谦

就职于东莞从心开始心理咨询、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青少年情绪压力调整、婚恋情感咨询以及职场关系咨询。

 

 

 
2
医生故事
 

谢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人社部认证精油疗法康复理疗师,香港珠海学院文学硕士,曾在深圳500强外企从事过15年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她曾参加中国心理学会1879计划培训,以及中德舞动治疗师培训,并接受傅嘉祺老师督导,在心理学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精益求精。

 

01.从事心理咨询的初衷

在心理咨询室中,我们见到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谢医生。当时,她正在为一位年轻男性提供咨询服务,只见她一边耐心倾听,一边在纸上做着记录。咨询工作结束后,谢医生起身接待了我们。

 

谢医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已经是一位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今回想起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初衷,谢医生告诉我们,首先必须要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内心、情感、幻想和思维有丰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换言之就是要有好奇心。而她正是源于这份好奇心的驱动,才选择了这个职业。

 

对于这份神圣的工作,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与敬畏。她动情地说道,在来访者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没法经历的事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命,我何德何能有机会帮到他们。我只是知道方法,而真正选择使用这些方法,并用心实践的是他们,所以真正能改变他们的还是他们自己。

 

正是出于对工作的无比热爱,谢医生一直恪守本职,不断提升,竭力为来访者排忧解难,成为备受大家信赖的好医生。

 

咨询师 (3).jpg

 

02.印象深刻的案例

谢医生在职业生涯中,曾接待过无数前来咨询的人。说起印象深刻的案例,谢医生提到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来访者。

 

其中一位是14岁的八年级学生小明,原本成绩不错的他,上初中后成绩却一落千丈,经常被家长责骂。他寄宿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所以与父母沟通较少。而父母经常收到老师的反馈,了解到儿子在校学习态度很不端正,上课时无精打采,厌学情绪严重。

 

据谢医生分析,小明明知道学习结果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但仍然反感学习,且为此感觉到痛苦。他宁愿承受责骂,也要逃课、课上睡觉,或者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才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从小明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极度厌学的心理,无心向学。

 

谢医生说道,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孩子共同配合,保证干预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谢医生的心理疏导及多方的干预下,小明的情况日渐好转,也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

 

除了青少年的心理干预,谢医生对于婚恋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很有诊疗经验。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刚刚结婚一年多,婚姻就出现了问题。两人恋爱期间,老公对她多有关照,最后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但是结婚第二年,两人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她感觉很伤感情,所以对婚姻的未来充满担忧,不知道怎样才能建立心灵上的良性沟通,感觉非常苦恼。

 

类似这样的婚恋问题,谢医生会根据对方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给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对方调适心态。最终,在谢医生的疏导和建议下,这名女性敞开心扉与其丈夫沟通交流,紧张婚姻关系也日渐缓和。
 

 

谢医生对每一个来访者都极富耐心,她会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因此曾帮助无数人走出阴霾。

 

03.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很多人其实对心理咨询抱有疑问,不明白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谢医生。

 

她告诉我们,其实流派不同,关于“心理咨询作用”的解读有所不同。但核心作用都是“助人自助”。咨询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咨询者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思想,进而发现并使用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她又补充说明了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不会有药物及电休克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对药物副作用反应敏感的人,比较适合心理咨询。临床上会有人对药物不敏感,因此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这时需要考虑心理咨询和药物一起配合治疗。

 

另外,通过药物治疗,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复发,而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治疗则不然。因为心理咨询能够教会病人如何面对和适应挫折,并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力及社会适应力。

但是,从治疗时间来看,药物一般需要4~6周产生效果,而心理咨询则需要6~8周。所以不要因为2~4周未见疗效而放弃心理治疗。因为咨询并非“一次见效”。咨询师首先需要了解来访者个人背景,因何而困扰,之后逐步深入了解细节。困扰持续时间越长,问题越深刻,咨询周期也就越长。

 

当我们问起,如果担心咨询过程中觉得“没用”怎么办?谢医生解释道,那可能是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生了潜意识抗拒。比如感觉总有地方“不对劲”,或者约定了时间但总无法按时前往,这属于逃避心理,需要尽力克服,以突破瓶颈期。还有一种可能是匹配度不足,如果咨询者觉得很难继续,可以提出转介。但是如果自身问题属于精神类问题,不能依靠心理咨询手段解决,这时需要首先求助医院了。

 

谢医生的讲解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她耐心地给我们科普了关于心理咨询的常识,深感获益匪浅。

 

点击挂号

↓↓↓↓↓↓

卡片画板 333.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A:心理咨询与聊天有着本质的区别。聊天是指没有任何要求的谈话,而心理咨询则是具有明确目标的谈话。咨询师需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倾听、与之共情,并根据咨询理论背景,通过不同的咨询技术,协同来访者一起探索,帮助他们学会新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Q
首次咨询需要注意什么吗?
 

A:1.时间确定后,需要准时赴约。这不仅是对咨询师尊重的表现,也是认真对待自己问题的标志,更是心理咨询师判断来访者是否适合接受心理咨询的评价指标之一。

2.不做虚假陈述,如修改事情的真实经过、问题的客观性、以及自己与其他当事人的真实感受等,否则可能会妨碍咨询师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3.如有需要,在隐私上可以做必要隐瞒,比如隐瞒工作单位、其他当事人的名字等,咨询师会尊重隐私权。

 

Q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
 

A:心理咨询时间的长短,与来访者咨询问题的性质,改变动力的强弱,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对于轻度的心理困扰,经过一两次心理咨询或许可以得到解决。而对于较严重的问题,如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童年不幸经历的创伤,原生家庭的负性影响等,则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得到解决。

 

Q
咨询结束之后还需要注意什么?
 

A:咨询结束后几周或者几个月,可以再约见一次咨询师,反馈一下咨询结束后的最新状况。并不一定非得等遇到困难或者危机才来,可以只是巩固之前的效果,看看是否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