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月经的第一天,痛得我在床上打滚”
“那你去看看医生啊,检查下到底什么问题”
“算了,每次都是这样,暖暖肚子,吃点布洛芬止疼就过去了”
这是很多女生来月经时的样子,明明痛得不行,却觉得这只是每月的“必修课”,根本没有当回事。殊不知,这很可能是卵巢巧克力囊肿在作怪。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卵巢巧克力囊肿,听起来是一个甜甜的名字,但是这个囊肿对于女性来说,丝毫没有幸福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你了解完卵巢巧克力囊肿就知道了。
女性的子宫腔就像孕育宝宝的摇篮一样,而里面的内膜就像是一层厚厚的棉被。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激素的影响,它会周期性地生长,再周期性地剥脱,形成月经。
为了尽快地让子宫内膜脱落,子宫会像气囊一样收缩,通过这个挤压的过程,帮助剥脱的内膜排出体外。
不过子宫内膜可能不会乖乖地通过生殖道排出去,而是有可能顺着输卵管挤到卵巢里,要是没有被人体及时吸收,就会在卵巢里生长。
在每次月经周期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就会长大一点,出一点血。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囊肿。
出的血没有地方流,就在这个囊肿里面存着,越存越多,血液在体温的作用下就会变成巧克力酱一样的颜色。
说白了,卵巢巧克力囊肿,实际上就是子宫内膜长错了地方导致的。
卵巢巧克力囊肿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一般多发于25-45岁妇女,发病率可达10%-45%,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生育多的人。
有的女性毫无症状,也可能被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不过这只是它多面性格的其中一面,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女生折磨得死去活来。
痛经是巧克力囊肿最典型表现,可以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最典型的症状是平时不疼,一到月经期间疼痛难忍,就算吃止疼药,加大药量都不一定有效果,但月经期过去疼痛就停止了。
卵巢巧克力囊肿会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其发生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周期紊乱,还会进一步影响排卵功能。
要是出血导致周围产生炎症,周围器官就会出现粘连,一旦粘连到了输卵管,本来光滑通畅的管子变得迂曲不平,很容易导致不孕或宫外孕。
由于经期囊内出血,压力增加,很容易发生破裂而导致急性腹痛。急性腹痛多发生在经期前后2-3日或月经期间,破裂前多有性生活或其他腹压增高的活动(如屏气用力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时痛,月经来潮前更明显。
痛经的时候,常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生个孩子就好了”。
这看似毫无逻辑的一句话其实还是挺有道理的,因为对于巧克力囊肿,生孩子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当女性怀孕的时候,月经会停止,这样巧克力囊肿就会暂停新的出血,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慢慢吸收。
但是,生孩子并不能祛除掉异位的子宫内膜,它会在卵巢里趁机蛰伏,等到生完孩子月经恢复,异位的子宫内膜又会再次出血,制造“浓浓的巧克力酱”。
所以,生孩子对于巧克力囊肿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担心,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缓解病情。一个是药物治疗,一个是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精准清除卵巢内子宫内膜样组织的神药。但是可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巧囊带来的疼痛,但长期服用也有胃溃疡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来缩小异位的子宫内膜。
2、手术治疗
巧克力囊肿病情较为严重的,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
但囊肿可不像柚子一样有皮,轻轻松松就能被剥下来,而是与周围正常的卵巢组织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所以手术剥除囊肿的时候,非常容易带走周边正常的卵巢组织,这些被带走的卵巢组织里面恰恰带有大量的基础卵泡和小血管等。
这个时候就得根据患者的病情、生育需求、年龄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是选择什么样的手术。因此,选择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如果你有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或者发现自己痛经难忍、月经异常、急性腹痛等情况,一定要找医生好好检查一下,及时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这里,健康160特别精选了几位实力强劲、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有妇科炎症、月经疾病方面的女同胞们,可以挂号咨询下哦~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卵巢巧克力囊肿狡猾又难缠,所以日常生活一定要好好注意保养卵巢。
如果卵巢没有出现巧克力囊肿的话,也不能大意。女人一旦到了更年期,卵巢功能就会逐渐衰退,出现潮热出汗、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症状,这时候做好卵巢就显得尤其重要。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不会再小看痛经了吧。有时候的习以为常背后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所以大家还是得多长点心呀!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