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一个神奇器官,重1.5公斤,被切掉70~80%后不仅没影响,而且剩余的部分可在3周~8周内生长至原有大小。
它就是——肝脏,人体内代谢活动最复杂、再生能力超强的内脏器官。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虽然肝切掉80%对身体影响也不大,但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命根」。
为了治疗癌症,我们能把整个胃、食道、大肠、膀胱等器官全部切除。然而,若把肝脏完全摘除,不用等癌细胞全军出击,我们就已经凉凉了。
与其他器官不一样,肝拥有三大独特的超能力。
能力超人
身负重任的「肝」工人,像极了中国的职场妈妈们——全年无休、24小时超长待机、随叫随到、能量无限。
不过,做「肝」比当别人妈妈轻松多了。
肝每天只需要用2、3成「功力」就能把一切生命活动安排的妥妥的,所以即使切掉80%的肝,也不会造成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
消化大佬
男人不一定靠得住,但靠「肝」就一定靠得住。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每天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它。
无论我们是吃咸鱼白菜,还是大鱼大肉,都需要依靠肝脏的「代谢」帮助。倘若肝出问题了,代谢紊乱了,疾病自然就找上门了。
例如,脂肪代谢异常容易诱导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糖类代谢异常会出现低血糖等。
解毒高手
肝具有强大的解毒功能,无论是体内有害物质,还是外来「毒物」,它都能见招拆招、一并化解。
比如,当你喝下第一口酒后,身体就开启了「解毒机制」。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当大部分乙醇被胃肠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解毒器官——肝。
在肝脏里,乙醇会遭到乙醇脱氢酶的「氧化弹」袭击,分解为仍然有毒的「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的帮助下,转化为安全无害的「乙酸」。
可能有小伙伴会疑惑,既然肝脏有解“酒毒”功能,那是不是可以敞开喝了?
当然不是!
肝不是铜墙铁壁,在代谢过程中会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减慢肝细胞内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会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若肝脏长期超负荷“解酒”,还会造成肝硬化,而肝硬化离肝癌仅一步之遥。
另外,肝的解毒能力明显“重男轻女”,女性的肝脏较男性对酒精产生的毒性更敏感且症状更严重。
因此,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一天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15g相当于1听500ml啤酒的量。
肝,可以说是我们体内「超能抗、轻伤不下火线」的沉默器官了。
而肝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这可能是“肝不动或要废了”的前兆。
食欲不振,疲劳乏力
早期肝病首先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量减少,从而引发消化功能障碍,导致食欲不振。
吃得少还消化不良,人自然就会感到疲劳、乏力。
腹胀腹泻,恶心便血
肝硬化会导致回流肝脏的血流阻力增加,阻力增加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而出现腹胀、腹泻。
阻碍严重者可诱发食道、胃底或直肠的静脉曲张,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
脸黄眼黄,小便深黄
分解旧或受损细胞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叫「胆红素」的黄色物质,正常的肝脏可以将其消除。
但受损的肝脏无法处理胆红素,胆红素就会逆流入血遍布全身,进而将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小便颜色也会加深变黄。
与其寄托于吃肝补肝、吃护肝药补肝,还不如做好以下这3件事。
肝脏是糖、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
如果天天奶茶、火锅、烤串不断,肝脏代谢不完会造成肝脏损伤。例如,代谢不完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肝细胞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脂肪肝。
酒是坏肝之「源」,坑肝一把手。
美国癌症协会(ACS)认为:长期喝酒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又会大大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预防的作用远大于治疗。
如果你是肝病高发人群,有肝癌家族病史、年龄在35岁以上、有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一定要记得打乙肝疫苗和定期体检,把肝癌扼杀在摇篮之中。
守护“小心肝”,刻不容缓。为方便大家,健康160特别甄选了专业靠谱的名医,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咨询医生哦~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在明天的健康早报里,也许就能得到解决方法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