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疤的最好时机,不是一周,也不是一个月,而是……

健康160 2023/09/07 阅读数:2万
 

皮肤专区.jpg

 

你身上有疤吗?

 

除了刚刚出生的婴儿,应该没有人没有吧!

 

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摔伤、割伤,甚至是被油花溅一下,都容易在皮肤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疤。

 

不起眼的小伤疤,大家可能并不在意。但若疤痕出现在面部、手臂等显眼位置,或是像剖腹产、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留下的疤痕那般,面积大还丑,介意的人就多了。

 

皮肤受伤后,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留疤?那些留了好久的疤,还有办法祛掉吗?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

 

今日主推好医生
王俐.jpg
杨桂兰.jpg
马爱红.jpg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一、

为啥有些伤口会留疤,有些不会?

 

这事还得从疤痕的形成过程讲起。

 

1

有伤不一定有疤

 

人的皮肤好比城墙,其墙体结构从里到外可分为三层:皮下组织、真皮层和表皮层

 

当“墙体”受到伤害时,如被刮擦、被刺穿等,皮肤就会启动自身修复机制,对伤口展开一场全方位的“修补”行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愈合”。

 

 

不同深度的伤口,愈合方式也有所不同。

 

如果只是表皮层的轻微擦伤,那伤口的修复只需要止血小分队——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快速止血凝结,外加炎性细胞启动炎症反应,阻止细菌侵入,就能慢慢恢复。

 

可若伤口比较深,伤到了真皮层和皮下组织,那“修补工程”就复杂了!

 

2

从伤口到疤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①止血期:紧急派出大量血小板,完成止血任务。

 

②炎症期:呼叫炎症细胞进入伤口区域,清扫坏死的细胞和“磨刀霍霍”的细菌。此时伤口处会发红、疼痛、肿胀和发热,并出现少量的结痂。

 

 

③增殖期:安全度过炎症期后,皮肤的增殖细胞开始进行“重建”工作,通过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等)来填充受损区域。

 

④重塑期: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伤口愈合,但肉芽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堆积会导致疤痕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表皮层受伤大多不会留疤,只有伤到了真皮层,才可能留下疤痕。

 

 

二、

疤痕,其实也分很多种

 

疤痕,在医学上被叫做“瘢痕”,常见的可分为以下几种:

微信图片_20230907163242.jpg

疤痕,本身只是皮肤组织努力修补伤口后留下的产物。

 

有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化,最后变得难以察觉;有些却有可能在形成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发生癌变,变成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的疤痕出现快速增长的肿块,或是出现破溃且长期难以愈合,千万别不当回事,最好尽快就医查清原因,及时治疗。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三、

留了很久的疤,还能祛掉吗?

 

这里先给大家泼盆冷水:

 

疤痕一旦形成,想要彻底祛除不留痕迹……很难。

 

但如果只是想要疤痕变得不明显,看起来不闹心,那方法还是很多的。

 

1

抓住淡疤黄金期

 

一般来说,伤口愈合后2周至6个月内,就是淡疤的“黄金时期”。

 

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伤口结痂后,痂皮自然脱落时,就可以开始淡疤了!

 

 

此时,疤痕颜色比较淡,外观也比较平整,大家可以使用含硅酮成分的疤痕膏或疤痕贴来抑制瘢痕的生长。

 

记住,一定要等痂皮自行脱落,千万别用手去撕扯,否则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还有就是,淡疤时,千万别乱信民间偏方!

 

像涂蛤蜊油、薰衣草精油等,对淡疤没啥作用不说,还可能会使疤痕色素加深,得不偿失。

2

做好伤口防晒的工作

 

紫外线的危害大家都知道,晒黑、晒伤、晒老都跟它有关。

 

受伤后,如果伤口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很容易留下永久性的色素沉淀,导致疤痕变黑变深,增加治疗难度。

 

 

所以,不想疤痕变“显眼包”的朋友,在伤口未愈合前,可以使用物理防晒,如利用帽子、外套、遮阳伞等遮挡受损皮肤。伤口愈合后,再考虑使用防晒霜。

 

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少吃羊肉、辣椒、大葱,这些食物可能引起身体充血,加速瘢痕生长。

3

适当进行压力按摩

 

按摩可以让疤痕更快地软化、变平坦,也可以干扰伤口处的血液循环,减轻疤痕的形成。

 

具体操作手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施加适度的压力,以打圈的方式按压疤痕,每天按摩3~4次,每次5~10分钟即可。

 

4

手术重新修复

 

面积大、存在时间又长的陈旧性疤痕,如果外观不佳,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将其切除后重新美容缝合。在新疤痕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干预,尽量使其不明显。

 

最后再提醒一下,无论是哪一种淡疤方式,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效的。

 

大家千万别太着急,须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9.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