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一旦牙齿出问题,智商就容易掉线。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总有人这么问:
我的蛀牙能不能自愈?
我萎缩的牙龈能不能重新长回去?
20岁的我掉了一颗牙,还能长出来吗?
……
别糊涂了,人一辈子只换一次牙。日常不注意,要么修修补补,要么换副假牙。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据《新周刊》报道的一组数据,我国居民的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达90%,而就诊率不足1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看牙前总会犹豫再三?小编认为这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我们总以为牙齿很坚强,以至于普遍缺乏护齿意识。
从日常刷牙这件事,就能看出一二。
1
刷牙只在乎频次,不在意“深度”
我们从小被教育晨起和睡前要刷牙,以及要按照“巴氏刷牙法”来刷。问题来了,你还记得啥是“巴氏刷牙法”吗?
不记得不要紧,小编来提醒你:
* 找对角度: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如图1、3),使刷毛进入龈沟,清洁牙结石。刷上前牙舌面时较特殊,需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如图4)。
* 颤动着刷:以2~3颗牙为一组,以短距离(约2mm)水平颤动牙刷4~6次,完成一组再刷下一组。
* 刷牙时长: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来自小丸子的错误示范
看到这里的朋友,是不是联想到了一个能自己颤动的刷牙工具——电动牙刷?
2
电动牙刷更护齿?那可不一定
电动牙刷确实有优点,但作用因人而异。没法坚持“巴氏刷牙法”的朋友,可以看看它的优点能不能帮到自己:
* 保证刷牙频次:巴氏刷牙法是门考验“手速”的技术活,其要领就是柔和地颤动,电动牙刷会自己动,给手腕省去了不少事儿。
* 保证刷牙时长:大清早的,谁也不想掐着表刷牙,电动牙刷能设置颤动的时长,以它为准即可。
* 把刷牙变得“智能化”:这事儿不是必须的,但显然能给刷牙带来更多乐趣,也给矫正刷牙姿势带来更充足的动力。
无论如何,刷牙可别偷懒了!高频刷牙只是基础,深入刷牙才能压制躲躲藏藏的牙虫。
有两个口腔问题,哪怕我们每天认真刷牙,也不一定能甩掉。
1
牙黄
牙黄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朋友的牙黄都属于外源性着色。食物色素或牙菌斑堆积产生的色素,附着在牙齿表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牙渍”。
想在日常口腔清洁中,最大程度减淡牙渍的颜色,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之余,还可以选择具有祛渍功能的牙膏。
2
口臭
85%的口臭,都是口源性口臭,与其把臭味归因到“上火”、“体内有毒素”,不如先把口腔里的卫生搞好?
大部分口臭和口腔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常见的牙龈出血,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以及食物残渣堆积这些因素。
尤其是食物残渣长时间的残留在口腔或者牙缝当中,就会逐渐被细菌所分解,进而产生比较刺鼻的味道,最终引起口臭。
所以,要想预防口臭,必须养成餐后漱口,早晨起床以及晚上睡觉前刷牙的习惯,并且刷牙时间要保持三分钟以上。
如果你存在龋齿、牙周炎、口臭等困扰,也不要拖延,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