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旅游,小心登革热!

柯城疾控中心 2023/09/22 阅读数:1.7万

 

 

随着中秋&国庆小长假的到来,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地成为旅行热门目的地,但是在东南亚等地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防范蚊虫叮咬,否则可能感染登革热导致健康危害。

“花边”伊蚊

 

PART.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和关节痛等,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PART.
02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具体有哪些?

 

 
头痛、眼眶痛
 

具体来说,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为突发高热,可达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酸痛并称为登革热的“三痛”;患者发病后3~6天,面部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有瘙痒感,不掉皮,3~4天后自然消退;患者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现象,包括鼻子、牙龈、皮下出血,可见血尿。

 

 
关节肌肉酸痛

 

PART.
03
 
 
登革热如何治疗?

 

降温首选:
物理降温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前临床上无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相关疫苗也正在研发过程中,市面上无有效产品,所以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者应立刻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缓疾病发展,避免死亡出现。在到达医院之前,出现疑似症状者一定要先卧床休息,防止脱水并注意防蚊,如果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请勿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退烧药(可能会引发溶血反应),优先使用物理降温法,如需用药可使用泰诺、扑热息痛等药物。

 

 

 

PART.
04
 
 
登革热如何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1. 到东南亚等有登革热流行的区域旅游要预防蚊子叮咬,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防蚊药;旅游归来后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旅居史。

2. 在卧室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上装设蚊帐。

3. 在家中使用杀虫剂时须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儿童与之接触。

4.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使用清水养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周至少清洗、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将所有用过的盘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小贴士
 
防蚊灭蚊不仅可以预防登革热,还可以减少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丝虫病等80多种传染病,所以说蚊子带来的麻烦绝非皮肤发痒那么简单,防蚊灭蚊是每个居民应采取的健康保护措施,努力创造无蚊环境,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蚊媒疾病的传播问题

 

 

~END~
 

 

 

 

转自:柯城疾控中心,侵删。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