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国旅游前需关注这些境外传染病

上海疾控 2023/09/22 阅读数:3.3万

出国旅游,在做旅游计划的同时,需要提前关注目的地相关传染病流行现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出境旅游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传染病。

 

image.png

 

 

非洲——警惕疟疾

 

疟疾是我国大陆报告的病例数最多的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和寒战,通常会在受感染蚊虫叮咬后10-15天发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器官并发症甚至死亡。2021年全球约有2.47亿例疟疾病例,造成61.9万人死亡。非洲地区在全球疟疾负担中占比最高,全球95%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防护措施

1、防止蚊虫叮咬。

2、穿着浅色长袖衣服、长裤、帽子,减少皮肤外露。

3、避免在晨早或黄昏按蚊活跃期间在森林和河涧逗留。

4、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涂在外露皮肤上等,并且准备好抗疟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5、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诊断,根据医嘱用药。不建议个人自行用药。

image.png

 

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警惕登革热

 

登革热是我国大陆报告的病例数仅次于疟疾的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登革病毒,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同种蚊子还传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目前主要在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等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

 

研究估计,每年约有3.9亿例登革热感染,其中9600万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发热,伴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以及出疹等。症状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之后4-10天出现,持续2-7天。

 

防护措施

1、同警惕疟疾一样,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image.png

 

非洲、亚洲和美洲地区——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在非洲、亚洲和美洲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患者通常在被叮咬后4-8天发病,症状为突然发热,伴有严重的关节痛,关节痛通常持续几天,但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几年。

 

由于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等症状类似,病例可能会被误诊。临床治疗以退烧和镇痛为主。

 

防护措施

1、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基孔肯雅热最好的方式。


image.png

 

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黄热病

 

黄热病也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黄疸、肌肉疼痛、恶心、呕吐和乏力,一小部分感染病毒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症状,如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热病”的病名便由此而来),尿色深以及腹痛并伴有呕吐等,甚至死亡。黄热病在非洲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防护措施

1、疫苗接种是预防黄热病最重要的手段,前往黄热病流行国家的旅行者应提前预约接种疫苗。

2、防止被蚊虫叮咬。

 

image.png

 

中东、非洲和南亚——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去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带热了中东旅游,如果前往中东旅游,要注意预防MERS病毒感染。MERS是2012年首次在沙特阿拉伯被确认的,可引起发热、咳嗽、气短等肺炎症状,病死率约为35%。MERS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在中东、非洲和南亚等国家发现人感染MERS病毒与接触感染的单峰骆驼有关。

 

防护措施

1、应避免直接接触染病动物及动物的排泄物。

2、前去农场、市场参观游玩应注意防护,勤洗手。

3、不食用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奶制品或者肉类。

 

 

image.png

 

 
 
 
 
旅游返回后仍需做好健康监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做自我健康第一责任人。
 
 
 
 

参考资料:

[1] Wang Y, Wang X, Liu X, et al. Epidemiology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2005-2016. Emerg Infect Dis. 2018;25(1):33-41. doi:10.3201/eid2501.180178

[2] WHO. https://www.who.int

 

文章转载自:上海疾控,侵删。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