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高原旅游、工作要当心这种病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2023/09/22 阅读数:1.7万
 

当你到高原地区旅游

尤其是初次到高原地区

需要了解什么呢

我们不仅要了解

目的地的风俗人情、地理气候环境

还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能否适应低氧、低温和低压环境

因为这些是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关键因素

今天我们来了解急性高原病相关知识哦!

什么是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是人群从平原进入海拔25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或久居高原者进入到更高的海拔地区,因人体不耐受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的急性发病。虽然急性高原病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是出现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时,会威胁生命健康。

 

急性高原病高发人群有哪些?

1.进入高原速度快、海拔高、居住时间长、平素体质偏弱的人群为高发人群。

2.青年人发病风险高于老年人。

3.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

4.肥胖男性。

急性高原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01

气候因

低温或气温突变是急性高原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02

劳动因素

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装备与防护措施不当,容易导致机体过度疲劳,从而诱发急性高原病。

03

个体因素

饮食不足、过饥或过饱、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和过度恐惧等都是诱发急性高原病的个体相关因素。

 

急性高原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01

急性轻症高原病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纳差、腹胀、睡眠障碍,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发绀、尿量减少、周围浮肿或血压异常。有的表现兴奋性增高,如醉酒状态、多语、步态不稳等。

02

高原肺水肿

出现明显气促,颜面皮肤变青紫,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甚至从口鼻大量涌出。

03

高原脑水肿

1.前驱期症状  主要包括头痛、头昏、胸闷、呼吸急促、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反应迟钝;少数患者可呈现烦躁不安、谵妄、尿失禁、剧烈呕吐等。

2.昏迷期  前驱期症状发生数小时甚至2~3天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则进入昏迷期。可表现为意识丧失,颜面皮肤青紫明显,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

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情危重,要及早发现,积极就地抢救。

急性高原病急诊(120)指征

1.进入高原地区后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难以忍受。

2.出现面色苍白、颜面皮肤青紫、大汗、步态不稳、木僵,甚至昏迷或惊厥。

3.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以上情况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高原病?

1. 出发前准备 

为适应高原的缺氧环境,进入高原前一段时间应进行较强的体能锻炼,如反复练习快速登山,增加心肺功能,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2. 到高原地区后

①多饮水 由于高原空气湿度低,人体容易脱水,加上血红蛋白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要不断、少量喝水。

②戒烟  香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50~300倍,大量抽烟会加重高原反应。

③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运动试验证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有规律和节奏,游客在行走或攀登时,可将双手置于臀部,用手臂、锁骨、肩胛骨和腰部以上躯干的肌肉来辅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统的活动能力。

④避免肺水肿  刚到高原,应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兴奋,避免洗过烫的热水澡,以免因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而加剧缺氧,导致肺水肿。
 

⑤高糖、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饮食  坚持高糖类、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饮食原则。糖类不但能够快速提供热量,使人适应高强度的活动,而且可增加氧气的交换通气量。过量的脂肪和动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应。

⑥充足睡眠  高原反应容易导致失眠,可以适当服用安定片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事项
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者,患有贫血、糖尿病和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孕妇等群体不宜进入高原旅游。

职业病诊断

从平原或较低海拔地区进人海拔2500m以上地区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如发生高原病,可以提请职业病诊断,享受相关待遇。我院职业病诊断管理办公室咨询电话:020-34063160。

所需材料:
1.劳动者本人身份证

2.劳动关系证明(可以是劳动合同、社保清单、工作证明、劳动仲裁书、法院判决书等)。

3.疾病诊断证明书以及相关的病情资料。

4.用人单位提供进入高原地区工作证明

5.如委托办理,额外所需资料请拨打咨询电话。

 

统筹:杨敏
内容:职业病诊断管理办公室  徐琳
审核:李斌
美编:陈锐锋、虞心阳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