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易孕体质吗?
很多姐妹在网上分享,说自己属于一碰就怀的体质。
这种帖子下的评论区,通常是两个极端:久备不孕的人,急着求调理方法。而不想再怀的人,一个劲儿地抱怨吐槽。
易孕体质是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就怀上呢?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很遗憾地告诉你,医学上并没有「易孕体质」这个概念。
严格来说,易孕的人群指的是身体健康的育龄女性。不过,这个也是有标准的。
正值黄金生育年龄
24-30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这个时间段内,卵子数量和质量都很高。
随着女性年龄增长,特别是35岁以后,卵子数量会急剧减少,质量也会大大下降,受孕率明显降低,发生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都显著升高。
没有排卵障碍
只有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才有可能发育成胎儿出生。但若患上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或是其他与卵巢相关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就会影响排卵。
当女性没有排卵,生育自然就不可能了。
生殖器官正常
输卵管、子宫、阴道都需要结构正常,才能顺利怀孕生产。
若是输卵管缺失、输卵管发育不良、单侧或双侧双输卵管堵塞,会影响受精过程。
子宫是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如果子宫畸形(单角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纵膈子宫等),会导致宫腔畸形,影响受精卵着床,造成流产甚至不孕。
如果有先天性无阴道、阴道闭锁阴道畸形的情况,也很难能怀孕成功。
没有重大疾病
我们的大脑、心脏、肺、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如果有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在怀孕后期不堪重负,发生衰竭,从而导致无法保住胎儿。
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会因为怀孕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
此外,育龄期女性患上恶性肿瘤的话,也会影响到生育。
所以,要想成为“易孕体质”,不需要特别的养生,也不需要特制的调理方法,只要你处于黄金生育年龄且生育能力正常,那你就是易孕人群!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属于易孕人群,担心自己的生育能力,或者想尽快怀孕,可以好好预约生殖科的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还是心态需要调整。及早拨乱反正,才能尽快抱上健康可爱的宝宝。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既然没有所谓的易孕体质这一说,那为什么还是感觉身边有这一类人呢?
其实你如果仔细去听,那些号称自己或自己老婆是易孕体质的人,他们说的那些话,你就会发现很多“破绽”。
“安全期同房的,排卵期啥都没干,还是中招了”
很多人认为女性的安全期是“前七后八”,也就是来姨妈的前7天和后8天,这段时间刚好能避开排卵期,可以放心啪啪啪。
但每个女生的排卵周期并不那么规律,情绪、饮食、药物等有可能让排卵提前或者延迟,很难准确预测。
换句话说,安全期其实并不安全,在安全期同房就相当于不避孕。
戚薇在“安全期”怀孕
“每次都是体外射的,结果老婆怀了二胎”
体外射精看似是避免了精子留在女生体内,但在爱爱的过程中,男生是很难控制精液的流出的,有时候流出了几滴,也无法察觉。
要知道一滴精液里,可能就有上万个精子,一旦遇到了卵子结合,分分钟造人。
至于“我就蹭蹭不进去”这种行为也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男生的生殖器官会排出前列腺液,而前列腺液里也会有少量精子存在,它们也有可能会游进女生体内,造成怀孕。
一瞬间的事情
你真的能把控住吗?
“还在哺乳期,3个月就做了一次,查出两条杠”
不少女生认为哺乳期不来月经,就算同房也不会怀孕,但排卵并不是以来月经为标准。
产后哺乳期的产妇一般月经来得都会晚些,大多于产后4至6个月恢复排卵,但有的产妇可能先排卵才会月经来潮,甚至刚过产褥期就开始排卵,所以即使月经没有来潮也可能会排卵导致受孕。
所以,千万别心存侥幸!否则哺乳期还没过,身体还没恢复就又怀上,真的会让人崩溃。
此外,如果男生戴的套套太大了,或者没有戴好导致中途掉落了,也会有精液外泄的风险,从而有怀孕的可能。
说到这你该明白了吧?那些称自己是易孕体质的人,其实就是没有采取正确避孕措施。
对于那些说自己是易孕体质却不想再怀的女生,真心建议你或者你的伴侣提前选好避孕方式。
像女生可以通过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针、紧急避孕药、输卵管结扎、皮下埋植避孕法针等方式来避孕,意外情况可口服紧急避孕药进行补救。
而男生也可以通过戴避孕套、输精管结扎来避孕。
我们不能只想着水乳交融的快乐,却不承担肆意放纵的后果。所以,在没有想好要孩子之前,请男生女生两个人都做好避孕准备,以防意外的发生。
而对于那些精心备孕却迟迟没有怀上的女生,也请不要过度焦虑。
不要还没有到医院诊断,就觉得自己不孕,真正的备孕是需要时间的。
在医学上只有在性生活正常且没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一年以上未怀孕者才定义为不孕。
放松心情,调整下生活状态,少熬夜、少接触烟酒、作息规律,说不定好孕就会降临。
记住,无论是避孕还是怀孕,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女生一方的义务,它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努力,一起面对,携手解决。
审稿专家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