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张肝脏移植前后的对比图出现在网上后,顿时引起了大家对肝健康问题的疯狂讨论。
甚至接连上了两个热搜:#肝脏移植前后肤色对比#、#原来肝脏不好真的会变丑#。
而这次大家的疑问都是集中在:为什么肝脏出问题,皮肤会变黄?变丑又是怎么回事?除了变“黄”,肝脏不好是否还有其他信号?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需要我们先捋清楚一些“人物关系”:
其实这一现象叫黄疸,造成黄疸的主因是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而肝脏又是处理胆红素的主要场所。
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化合物,它是由红细胞分解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胆红素对身体而言就是废弃物,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需要通过肝脏的代谢来转化成可排泄的形式,排出体外。
一旦人的肝功能严重受损,便会导致肝脏细胞汲取和代谢胆红素的能力越来越差。大量胆红素无法被代谢,只能在血液中积存游走,导致人变“黄”。
无论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都可能在病情不同时期出现黄疸。
所以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肝病的早期,身体会出现三“黄”:
●眼睛巩膜发黄
白眼球对胆红素的亲和力比较高,所以巩膜的染黄非常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
●小便发黄
肝细胞受到损伤后,过多的胆红素也会进入尿液中,导致尿液变黄,这些尿液看上去还比较浑浊。肝病越来越严重的话,尿液的颜色还会越来越深。
●皮肤发黄
脸色发黄通常说明肝病已经引起黄疸症状,而全身发黄则是肝病可能已经进入晚期。
当肝功能越来越差的情况下,会出现临床所说的“肝病面容”。
像有些人近期睡眠质量还可以的情况下,可是偏偏出现了肤色逐渐变暗、没有光泽弹性,皮肤干燥粗糙,黑眼圈越来越严重......
甚至有的人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功能下降,导致皮肤小血管扩张,在颜面部或鼻尖出现了细小的、像网络一样的毛细血管扩张,称为“蜘蛛痣”。
这是因为肝功能越来越差后,影响到了机体内分泌平衡。
大量促黑色素分泌、酪氨酸酶活动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而雌激素又会促使黑色素不断在患者面部沉积,最终形成典型的肝病面容。
在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是会出现类似古铜颜色的病态面容。
在武汉抗疫的那段时间,有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
武汉市中心医院两位医生——易凡、胡卫锋,也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终于被抢救了回来。
但因为肝脏受到了损害,在视频中的他们,面色发黑得让人心疼。
不得不说,因为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大,再加上肝脏没有末梢神经覆盖,所以在病情发展的初期,人很难察觉。
甚至出现的一些症状,更不容易让人联想到肝脏本身,反而会误以为是消化道疾病。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消化腺,临床上有许多肝脏疾病患者在病情初期期,都出现了类似于消化道症状。
比如食欲变得越来越差、饭后腹胀、恶心呕吐,一看到油腻的东西就受不了想吐,常常被误为胃炎。
●身体出现异味:口臭、汗臭
肝脏能够分解氨基酸,转化为氨,再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但若肝脏功能不佳,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将氨从口腔和汗腺中排出。
而且要注意,因为肝功能下降引起的还不是一般的口臭,它是一种腐烂水果味,刷牙也很难消除。
●出血次数变多:鼻血、牙龈血
肝脏虽然不是造血器官,但它却承担起了合成凝血因子的工作。
凝血因子是凝血系统运转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当凝血因子生成出现障碍后,人就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于是经常无故流鼻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等。
肝的求救信号,别视而不见。有问题,及时就诊!
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肝炎:接种疫苗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危害最大的也是乙型肝炎。
作为发病率第四、死亡率第二的癌症「肝癌」,80%都是和乙型肝炎病毒有关。
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的慢性感染人群大概有9000万,而这9000万的人群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自2002年起,已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不过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乙肝疫苗可能并不是接种一次即可终身免疫的。
对于乙肝高危感染人群,建议接种后10年左右进行乙肝抗体检查,根据结果选择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酒精:少喝点
肝脏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受到毒性损伤,导致肝细胞大量死亡,同时纤维组织也会不断增生,增生的过程肝脏也会越来越硬,于是肝硬化形成了。
所以说,少喝酒,能不喝就不喝,因为没有一口酒是有利身体健康的。
长期每天饮50-70克酒精的人,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脂肪:别太胖
如果长期保持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习惯,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肝脏无法负荷分解和储存过量脂肪,就可能导致脂肪肝。
除此之外,过度肥胖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进而引发脂肪肝。
统计数据显示,约30%-50%的肥胖症都伴随着脂肪肝,而重度肥胖者的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
想要远离脂肪肝,还是别太胖了,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和腰围。
●药物:别乱吃
几乎你吃的所有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肝也是被药品、保健品伤害最大的器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不过抛开剂量谈效果都是耍流氓。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无论是药品、保健品、食品都要遵循说明,按量按时,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特别体质较弱的人,比如高龄老人、产褥期女性、有基础病的人,肝脏越容易受到药物的伤害,就别自己乱吃药。
●霉变食物:别吃
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它是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只需1毫克/千克的剂量,便可诱发肝癌。
食物一旦发霉是务必要禁止食用的。
哪怕剩余部分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但其内部很可能已经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睡眠充足
毕竟能够伤害到肝的行为这么多,肝实在“爆”不起了。
我们人体的代谢和排毒要通过肝脏来完成,因此肝的负担是很重的,它也需要休息。
经常熬夜会使肝脏一直处于重负状态,无法好好休息,引起很多肝脏方面的疾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对于预防肝病非常重要。
当然,具体的筛查时间以及项目还是要遵医嘱。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