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节后办公室7个人里5个咳!

健康160 2024/02/22 阅读数:3.7万

20231129-185539.jpg

 

最近上班和同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格外特别:

 

“你感冒了?咳咳咳......“

”是啊?咳咳咳......你也感冒啦?”

“嗯,过年回家没几天就感冒,到今天还没好......“

 

#节后办公室7个人里5个咳#成为近期热搜话题,据有关数据统计,春节以来,因为咳嗽、咳痰、咽部不适来看病的患者,在呼吸内科门诊中约占60%—70%。

 

今日主推好医生

陈培芬.png

周亚玲.png

于 宙 (1).jpg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还有细菌、支原体感染等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过敏性患者

由于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

 

•鼻炎、扁桃体炎患者

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

 

•感染后咳嗽患者

这一类咳嗽患者在呼吸道感染本身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有的甚至会咳嗽长达2-3个月,需要及时干预。

 

640.gif

 

 

 

 

•对病毒性感染起的,最好能明确是流感还是新冠,可以通过核酸或RNA等检查,因为流感及新冠均有相应的特效药物,尤其对高风险患者,早期特应性治疗非常重要,辅以对症止咳治疗。

 

•而普通病毒性感冒,有些卡他症状(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咽痒等)明显的,可以给予感冒药、抗鼻黏膜收缩剂、抗过敏等治疗。

 

•而对于细菌感染,首先要明确鉴别是哪类细菌引起,再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像支原体感染,目前培养株几乎对阿奇霉素耐药,成人选择的药物会多一点,儿童可选择的余地较少。如果是其他细菌感染比如链球菌等,可对应选择头孢类、阿莫西林类药物。

 

疾病的恢复需要过程,过程中可以选择对症治疗来缓解不适,如疼痛非常明显,可以用上止痛药嗓子干痒,吃点润喉糖缓解也无不可;如果咳嗽厉害,止咳药物也有很多种,除了西药,也可以考虑如蒲地蓝口服液、蓝岑口服液等中成药以及中药等。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同一种疾病,症状一样,服用同一种药物的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所以不要盲目“跟风”,需要用药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少说话

日常生活中因为用嗓过度或者发声不当都可能导致声嘶。当已经出现了感染,声带本就水肿、充血,这时候再多讲话,肯定会加重水肿,因此,能不开口就别开口。

 

•多喝热水

多喝热水还真不是一句空话,多喝热水有助于喉咙疼痛的恢复,但要避免饮用过热的水,以防灼伤口咽黏膜,建议水温不要超过50度。

 

•多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可以让机体恢复免疫力和提高抵抗力,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

 

•增加空气湿度

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等都有助于缓解咽喉部不适。

 

96d7b492c2912e1811ad8f463ed71ad.jpg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咳嗽,咳嗽是一个生理反应,是我们气道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反应,能够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也可以减少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微信图片_20230426150555.jpg

 

在医学上一般把咳嗽分成三大类:

 

•急性咳嗽

咳嗽持续时间在3周以内的咳嗽,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急性咳嗽最主要的原因。

 

•亚急性咳嗽

持续时间在3周到8周,主要是急性期发热、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消失,只遗留咳嗽。

 

•慢性咳嗽

咳嗽持续时间大于8周。慢性咳嗽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以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阻肺,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此外,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咳嗽。

 

640 (1).gif

 

在呼吸道感染以后,恢复期造成咳嗽的持续,我们叫做感染后咳嗽,也是导致亚急性咳嗽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由于病原微生物对气道上皮的损伤,造成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暴露,引起了气道高反应,引发咳嗽。这种气道高反应会在我们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烟雾等情况下诱发,咳嗽以干咳为主,有的患者会有少量的痰液,持续时间一般在3周到8周。

 

感染的恢复期没有必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或抗菌药物治疗,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并继续观察咳嗽变化。

 

但针对部分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基础心肺疾病的人群,如果咳嗽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出现了再次发烧或者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希望所有咳嗽星人早日康复!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