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肚子大,真不是胖! 这回终于把胀气说清楚了

健康160 2024/07/08 阅读数:3.6万

1242_310(1).jpg

 

幸福有3个秘诀:吃得好、睡得香、排得畅。

 

然而,很多人第一关就过不去。

 

《2024公众消化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最近两年,近九成(89.4%)受访者出现过胃部不适,其中,餐后饱胀(胃胀腹胀)的发病率排名第一,高达40.2%。

 

明明没吃几口,但胃就是顶得难受;

肚子里总是突然冒出一股气,四处乱窜,胀得人心慌;

总想打嗝、放屁,但上不去又下不来……

 

胀气的苦,经历过的都懂。

 

好好的肚子,怎么就胀气了?是吃错东西了,还是肠胃有问题?别急,今天咱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胀气这事。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胀气胀气,有气才容易胀。要想知道肚子是怎么胀起来的,咱们首先得弄清楚身体里的“气”从哪里来。

 

 

人类的消化系统,就像一个有两个封口(口腔&肛门)的气球,里面时时刻刻都有气体在流动。

 

正常情况下,人胃肠道内存有的气体大概在100~150毫升左右,相当于1~2个拳头大小。

 

我们每吃一口东西、喝一口水,甚至只是简单咽了咽口水,空气都会从口腔这个开口“溜进”胃里。

 

 

千万别小看“咽”这个动作,它可是肠胃气体含量大增的主要原因。相关数据显示,一顿饭下来,人胃里的气体能增加65%。

 

如果吃东西时不断重复吞咽(如嚼口香糖),或是喝了含气饮料(如可乐、雪碧等),那主动吃进去的气体就更多了。

 

 

除了从嘴里吃进去的,咱们肚里的气体有些是肠道菌群分解食物后生成的。

 

食物经口腔、食道进入胃肠道后,在胃液、肠道菌群的消化分解下,会慢慢发酵出氮、二氧化碳、氢、氧、甲烷等各种各样的气体。

 

这些肠道生产的气体和吃入的空气,通常有3种出路:

 

  • 一部分通过口排出,叫作嗳气,即打嗝;

  • 一部分会随着肠道蠕动向下走,通过肛门排出,俗称“放屁”;

  • 剩下的一部分则被肠壁吸收,由菌群代谢消耗气体。 

 

 

每天,我们的体内都在进行着“进气”和“出气”的循环游戏。当排气的速度赶不上进气的速度,人就容易出现胀气的感觉。

 

吃饭太快太急、吃饭时说话、压力大、久坐不锻炼、抽烟、长时间趴在桌子上睡觉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造成体内积蓄的气体增多,引起腹胀。

 

此时,不断积攒的气体想排又排不出来,就只能在身体里默默等候,或者在肠胃的蠕动下,窜过来跑过去……

 

 

 

 

 

肚子胀气,很多时候并不被大家当成要紧事,觉得多揉揉、走动走动,一段时间后就好了。

 

确实,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腹胀大部分时间都较短,十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在排便或排气后就会有所缓解。

 

可若是疾病造成的腹胀,那就要小心了。

 

常见的容易引起腹胀的疾病有: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腹腔内脏器炎症、消化道溃疡等

 

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腹胀,持续时间大多会比较长,甚至会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

 

大家可以通过一些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如:

 

 

除了消化系统疾病,身体内有气乱窜、疼痛难忍还可能是气胸、乳糜泻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全国三甲名医

点击下图,立即预约挂号

↓↓↓

 

 

 

 

 

 

吃了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酌情少吃,比如:

 

吃饭的时候,每口饭可以多咀嚼几次,最好保证每口不少于5次,细嚼慢咽能有效降低吞咽时带入的空气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有助于缓解胀气的简单动作:

 

蜷缩法:仰卧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抬起,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排空。

 

 

揉肚法:一只手按住腹部,围绕肚脐眼顺时针揉5分钟;要注意的是,揉动时手不要离开腹部,要像吸盘一样紧紧吸住。

 

 

 

胃肠道是最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

 

焦虑、悲伤、烦躁、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减弱消化功能,从而加剧腹胀。

 

情绪不好时,应尽早宣泄,不要憋在心里,可以找亲朋好友讲讲自己的遭遇,也可以到操场或公园等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或用击打沙袋等运动方式帮助疏解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不“膨胀”,放屁自由!

 

审稿专家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1242_310(1).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