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艳 | 初心不改 笃行致远

健康160 2024/10/23 阅读数:1.6万
 

 

 

走近好医生

在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的今天,随着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伴随着一系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众多病患尤其是内分泌代谢病的患者数量,正呈现出一个令人瞩目的增长趋势。这一现象的背后,无疑意味着社会对于内分泌代谢病专科医生的需求正日益旺盛,同时对于医生的治疗技术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当我们提及“内分泌代谢病”这个名词时,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它听起来有些抽象和复杂。确实,有不少朋友对于内分泌代谢病科是治疗什么疾病的并不十分清晰。但事实上,这个科室的诊疗范围是涵盖了内分泌疾病和代谢病这两大类疾病。众所周知,内分泌系统在我们人体中扮演着总调节师的角色,它与神经系统相互协作,共同负责调节和控制我们的生长发育以及各种代谢活动,确保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其中包括了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腺等重要的组织器官。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来自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的主任医师——潘红艳。她已经在医疗领域辛勤耕耘了三十余年,尤其是在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内分泌代谢病领域,她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诊疗经验,让数以万计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爱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大爱无疆。

 

1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潘红艳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擅长

糖尿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各种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术后管理。高尿酸血症,急、慢性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
医生故事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医学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01.传承 

与众多在一线忙碌的医务工作者一样,潘红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30余年以来,她以良好的医德正心,以精湛的技术立身,以所学润泽生命之光,守护着内分泌代谢病患者。潜精研思的她就像一块海绵,汲取内分泌代谢病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不仅研究得透彻,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精准诊疗技术,让患者得到专业而有效的治疗。她说:“内分泌代谢病科其实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科,虽然是小小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激素异常,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往往波及多个器官,因此在临床上,很多被认为是“疑难杂症”的疾病,实则大多归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范畴,一旦解决这类疾病,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当我们询问潘红艳为何选择医学作为她的职业时,她告诉我们——做医生是她童年时期便深植于心的种子。

“小时候长辈们因为工作忙碌,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我的父亲,更是经常生病。那时的医疗设施和条件有限,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很多疾病都无法得到有效地治疗。父亲的工作状况也不理想,家庭的经济负担开始变得沉重。那段时间我经常感到无助和困惑,想为家里做点什么,但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通过好好学习来让父母放心。于是我就常常想,如果将来有机会进入大学,一定要选择医学专业成为一名医生。家里有个医生总是好的,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在处理病情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给家人提供一些指引和安慰。”潘红艳回忆道。这段经历,像一颗种子深植于她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她如今所从事的事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所有志愿都填报了医学院校。学医的开始是想救治家人,为家人提供方便。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越来越意识到医学的力量和价值,明白医生的使命远不止于此。学医之路,既漫长又艰辛。但她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与放弃,她深知医生所面对的,是广大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期待。因此,每一次诊疗,她都会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专业而有效的治疗,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拾健康和幸福。

 

 

02.勇攀高峰,为患者服务

起初,潘红艳对于内分泌代谢病这一科室并没有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然而,命运的巧妙安排却让她与这个科室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潘红艳晋升为主治医师。按照医院的规定,每位医师都需要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索。当时,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的医生人数相对稀缺,而院领导认为她非常适合投身于这一学科之中。于是,潘红艳便与内分泌代谢病这一领域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潘红艳告诉我们:“内分泌代谢病科可以理解为‘穿针引线’的科室。许多常见的慢性病种,都需要内分泌代谢病医生的掌握和处理。作为一名内分泌代谢病医生,既要宏观把握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又要对各种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严谨细致的临床思维,还需拥有坚实的全科医学基础,以应对因人体激素失衡而引发的各类复杂病症。”

“初次接触该领域时,面对如山高的教材以及各种症状的患者,我也曾感到过困惑与压力,毕竟要学习的知识既多且杂。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许多疾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让我愈发感到医学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持续探索的热情。”就这样,潘红艳一步步踏上了内分泌代谢病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并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潘红艳深知,好学、踏实、乐于奉献是迅速成长的唯一秘诀,时间的积累只是成长的基石,而真正的蜕变源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因此她如同一块海绵,不断汲取着医学知识的甘霖,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也让自己的医术日益精进。

在过去三年的抗疫斗争中,无论是漫长的岁月还是艰难的挑战,潘红艳和全体内分泌代谢病科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定地站在战疫第一线。他们的身影遍布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急诊科、呼吸科、ICU、隔离酒店和方舱,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22年12月,抗疫进入了新的阶段,医护群体再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22年12月中旬,可以出门诊的医生在短短两天内纷纷感染。面对这种情况,潘红艳坚定地告诉大家:“你们都要好好休息,这几天我来顶上,我会努力撑到你们回来的那天。”之后的连续数日,潘红艳独自一人挑起了内分泌科门诊的重担,她的声音因连续不断地出诊而变得沙哑,喉咙红肿,身心俱疲,几近极限。直至同事们逐渐康复,纷纷回归岗位,她才终于得以喘息片刻。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终究还是让她病倒了。体温飙升至39.6℃,咽喉严重水肿,甚至两次险些窒息,血钾和白蛋白值也一度陷入危急状态,连站立的力气都几乎丧失。经过十多天的紧急住院治疗,她的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当新闻媒体提出为她拍摄一张照片时,她却连连摇头拒绝,“我是医生,我不想让病人看到我脆弱的一面。”她深知,在患者心中,医生是最坚实的后盾。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都保持着一份踏实的态度,将患者的疾苦铭记于心,将他们的需求放在首位。她认为,只有真正贴近临床一线,才能深入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她总是不辞辛劳地穿梭于病房之间,用心聆听每一位患者的声音,用爱温暖他们的心房。在奉献中,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她将患者的康复视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她说,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实践。从患者角度来理解和共情,为患者缓解病痛的角度出发来与患者沟通交流,才能取得疗效“双赢”的局面。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潘红艳在闲暇之余也不忘学习。因此,她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潜精研思,不断汲取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与技术,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力求在复杂多变的病情面前,能够精准判断、科学施治。

 

图片2.png

 

03.尿酸增高,千万不可忽视

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这样描绘痛风的痛苦——“能让身高七尺的男子汉落泪”、“痛到让人感到生活毫无希望”等,由此可见,痛风发作时的痛苦程度是多么的令人畏惧。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痛风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疾病,既是古时的帝王病,又是当代的文明病。近些年来,痛风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数量已经高达1.77亿人,其中痛风患者人数超过1466万人,而近60%的患者是18到35岁的年轻人。


作为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多年的医生,潘红艳有着深厚的临床经验积累,尤其在高尿酸血症以及急、慢性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她具有丰富的经验。她强调:“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在体检中发现了尿酸值高的情况,但是身体并没有任何症状。于是他们就错误地认为,只要不疼,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重视和处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潘红艳进一步说道:“另外,还有许多人对痛风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治疗上单纯地追求止痛,却忽视了痛风背后更为严重的问题。比如,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的关节破坏、肾脏损伤,以及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等。”这些都是痛风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和及时治疗的问题。


高尿酸血症,也与一连串慢病的发生有关,它与痛风、泌尿系结石、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密切相关,反复发作的痛风会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破坏、致畸致残。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结石、肾功能受损。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痛风同样也要分期治疗。

“需要明确的是,在高尿酸患者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展成为痛风患者。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没有任何症状,就忽视高尿酸的存在。一旦检测出尿酸值偏高,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理。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降尿酸,情况严重的则使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潘红艳对此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她希望所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一袭白衣,托起无数生命的希望,一颗匠心,守护健康的未来。如今,潘红艳已经成为了一名深受尊敬与信赖的主任医师,谈及未来,潘红艳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以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在医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推动内分泌代谢病学科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医生,将这医者情怀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群受益。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医生详情

 

医生卡片跳转(无荣誉版) .png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