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和余华的神仙友谊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史铁生已经永远留在了书里,但生活中还有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史铁生”。有的失去了手或腿,有的无法开口,有的永远看不见......而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余华”的陪伴。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一直被忽视的群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春游哥哥”这位网红(本名牛钰),汶川地震时她在废墟下面被埋了整整三天三夜,救出后失去了右腿。
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时候她脱掉海绵,露出带金属的右腿参加了马拉松,后面还去西藏墨脱支教,上海t台走秀,出了一本自己写的书,成为人大代表为残障人士发声,做自媒体博主分享自己的生活。
视频里记录了她的朋友用假肢给手机充电;把她的假肢当泡面的碗;拿她因降温而抽筋的断腿当自动按摩器;也记录了因假肢卡住而结缘的男朋友(消防员)给她搜罗了一箱只有右脚的鞋......
她的每个视频都充满了“哈哈哈”,笑称着他们没有把自己当残疾人,但也没有把自己当人。
再能量满满的牛钰在深夜也会有emo的时刻:
假肢不透气经常堆积了汗水;
断肢处常常被磨出血泡;
一到下雨天腿就疼得厉害;
好好地站着突然会“宕机”,站不起来
另一条左腿通过30多次手术保下来了,但也出现萎缩;
盆骨发育不全,医生说可能后面要坐轮椅;
每天晚上都会被“幻肢痛”疼醒......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折磨。在她公开的后台私信记录中,充斥着大量的恶毒谩骂。
牛钰扛过了地震与残疾,却没能躲得过网暴。荒诞的是,她被网暴,恰恰是因为她呈现出来的样子太过积极阳光,不符合一些人对于残疾人的刻板印象。
但牛钰可不会被那些阴暗爬行的人影响:“那是我努力活下来的勋章,是我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是我无数次挣扎崩溃后的证据,我不要藏起来,我要为自己鼓掌。”
像牛钰一样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多,只不过他们不常出现在镜头前。
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这一数字,超过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全国人口数量。
换句话说,平均每17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残疾人。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肢体残疾2472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视力残疾1263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
残障人士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却很少看到他们、听到他们呢?
对于盲人朋友来说,盲道本是他们的眼睛,但恰恰是盲道让他们寸步难行。
突然出现的拐弯、下水道窨井等都会阻碍盲人的脚步。甚至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盲道,直接用电动车、单车占用,导致盲道“消失”。
向右滑可查看更多
对于肢体残疾的朋友来说,无障碍设置的不合理,接连几次的摔跤,让人不敢再尝试。
2019年7月,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始人文军,在又一次考察无障碍出行路线时,从轮椅上摔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听障朋友来说,手语是他们获取信息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方式之一。但目前手语栏目主要集中在新闻播报中,像追剧、追综艺、看电影的快乐,根本无法体会。
新闻联播左下角的手语播报每次看得心暖暖的,可惜不是每个节目都配备了手语翻译。
对于智力残疾的朋友来说,即便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工作,但因为被钉上了蠢笨的帽子,仍然很少人雇用。
给唐氏儿提供就业机会的喜宝儿洗车中心,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企业/机构给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对言语残疾的朋友来说,没有针对性的辅助器具和保护措施,旁人根本没有耐心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2005年春晚,21个聋哑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震撼全国,名扬海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被看见的聋哑人,只是少数。
归根究底,无障碍设施不足、残疾人就业机会不足、社会接纳程度不足,导致了残障朋友不能出门、不敢出门、不想出门。所以才造成了残疾人很少,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假象。
虽然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还有很多不足,但也有在一步步改善。
2021年9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立法。
《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乘坐地铁时提前预约,工作人员就会从进入地铁时开始全程服务。
杭州市民则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呼叫志愿者来到家中,同行照顾着出门办事。
无障碍设施建设这块,地铁做得很好,有轮椅升降平台进站、无障碍渡板、自动升降梯等帮助到站,也有专人陪伴残疾的朋友进行路线指引。
对于无障碍设施的修建,也会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
没必要为了个别人改变所有?
可8500这串数字不是以个为单位,而是以万为单位。这根本不需要去刻意改变什么,只需要增加什么就可以。
对于残障人士生活环境的改善,很多人觉得这与自己的生活不沾边。
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75%的残疾人是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其中超过80%是因病致残。常见的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精神疾病等都有可能致残!
比如高压性脑出血可能造成偏瘫、语言障碍、思维障碍等;骨关节炎会引起关节变形,严重时只能用轮椅代步;抑郁可能导致轻生致残......
谁也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况且无障碍设施修建完善,对我们日常生活也很便利:婴儿车可以顺利通行,不需要搬上搬下;笨重的行李箱可以轻松牵拉;陪伴老人出行也可以更加方便。
所以,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关爱残障人士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看到盲道被共享单车占用,我们可以帮忙挪动;
遇到带导盲犬的盲人,不用嫌弃可爱的狗狗;
碰到坐公交的轮椅朋友,可以帮忙拉起车门处的无障碍踏板;
对于残疾的朋友,不用行注目礼,把他们当做普通人一样平等交流就行。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虽然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小,但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离不开每一个人在荒野中举起火把。火光微小,但汇聚在一起,便会是最耀眼的光芒。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