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越来越热,于是有些人的手上又开始长小水泡了,密密麻麻的,还痒得让人怀疑人生。
痒到睡不着的夜晚,每一个挠痒的动作都不是无辜的。
知道你很急,但还是听我说:这不是普通湿疹,而是夏季限定款——汗疱疹!
皮肤瘙痒?别犹豫
点击下图,立即就医
↓↓↓
首先先辟个谣:虽然人家名字带“汗”,但汗疱疹是一个和“汗”关系不大的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你可以理解为是免疫系统对皮肤内的刺激物或异常情况做出反应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一到春夏交替、天气炎热潮湿的季节,便是它反复缠上人的时候。
汗疱疹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指、手掌或者脚趾、脚底,长出一些↓↓↓
这些小水泡通常是对称分布,而且痒!非常痒!超级痒!
不过汗疱疹常被误认为手足癣或湿疹。
其实它有自己一套经典的“作妖”三部曲,是鉴别诊断的关键密码:
整个病程大约持续2-3周,但很容易反复发作,让人苦不堪言。
但也会让你深有感触,得了汗疱疹后,别人是“手可摘星辰”,我是“手可挠破皮”。
这种“季节限定”的皮肤病,就像夏天的蚊子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很遗憾,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它的病因,只能说它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部分汗疱疹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其本人或其血亲中可能存在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也更容易被汗疱疹盯上,有点“受基因控制”那意味。
这里插一句:有遗传可能性≠有传染性!
而汗疱疹不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所以它不会传染!
①温度:
夏天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刺激皮肤。
②湿度:
潮湿的环境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也可能加重汗疱疹,特别是相对湿度>70%的"桑拿模式"下,汗疱疹的发生率更高。
③接触物:
洗洁精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已知刺激物。
还有戒指/手表中的镍、铬金属元素,长期接触也可能引发防御机制导致过敏,从而引起汗疱疹。
长期熬夜加班、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免疫力下降,也容易让汗疱疹有机可乘。
因为身心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可能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加,从而引发皮质醇增高症,导致皮肤出现“皮肤应激反应”。
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现汗疱疹。
比如妊娠期激素波动、还有月经前孕酮峰值的"双重暴击"下,更容易被汗疱疹缠上。
以上,便是汗疱疹的"嫌疑犯"名单!
虽然自从得了汗疱疹,会让人每天都在上演“手痒难耐”的大戏。
但是——
不要自行挤破水泡!容易引起感染。
不要用热水烫洗!虽然热水可以暂时缓解瘙痒,但会加重炎症。
汗疱疹不能根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冰镇疗法: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患处,可以有效缓解瘙痒。
炉甘石洗剂:涂抹炉甘石洗剂,可以收敛止痒。
激素药膏: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效或中效的激素药膏,比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减少刺激:
做好保湿:
患处皮肤保持滋润的话,可以缓解干燥、脱皮等症状。建议选择一些无刺激、无香精的保湿霜或润肤油。
饮食清淡:
避免食用辣椒/芒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加重瘙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增强免疫力: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放松心情:
虽然汗疱疹很烦人,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它既不传染,也不是什么绝症,更不会影响你的颜值和社交。
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自行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
出现感染迹象,比如红肿、疼痛、流脓等。
反复发作,难以控制。
皮肤有问题?别犹豫
点击下图,立即就医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审稿专家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