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超4000例,广东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医学界 2025/07/25 阅读数:1.7万
 
 
 
全力以赴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最大限度防感染、防重症、防死亡,广东部署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
 
 

 

撰文文   慧
责编丨汪   航

 

天(7月25下午广东佛山多区的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信息显示,佛山全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4000例,均为轻症病例。
 
其中,截至7月24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禅城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0例;南海区169例;三水区8;高明区截止发稿暂未更新昨日情况,截至7月23日,高明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例
 
除佛山外,广东多地出现新发病例。南方网今天下午消息: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阳江日报》今天中午消息:截至7月24日,阳江市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
 
另据南方+客户端消息,今天上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防疫工作处在攻坚关键期,前期防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但要清醒看到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做好后续工作依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会议提到:全省“一盘棋”全力以赴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一地发现3例输入病例
多地疾控提醒
 
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除佛山市外,广东省多地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阳江市疾控中心今日消息,截至7月24日,阳江市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所有病例均已得到妥善救治,病情稳定。
 
南方网今天下午消息,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据悉,7月26日至8月1日,广州将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市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周活动。同时,广州市卫健委今日发文,公布广州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见下图)
 
 
7月24日,中山市疾控中心表示,截至目前,中山市部分区域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工作,存在传播风险,提醒市民做好防范。
 
7月25日,中山市南头镇临时设立4个便民采样点,建议凡是出现“发热伴皮疹”“发热伴关节痛”等症状、有基孔肯雅热患者接触史及有监测需求的群众,及时前往就近采样点接受检测。
 
中山市区域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工作
 
稍早前的7月23日,茂名市疾控中心发文,表示化州市河西街道嘉燕明珠1期、2期区域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疫情处置工作,存在传播风险。
 
此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顺德区疫情已呈现明显外溢,截至文章发布的7月21日17时47分,深圳市已报告1例佛山输入确诊病例,另有2名佛山病例有深圳市活动轨迹(1人已就诊)。
 
广东省外,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分别在7月18日和7月22日报告了2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均有佛山市旅居史。
 
在7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开表示,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清理蚊幼虫孳生地,外出活动时做好防蚊准备,着长衣长裤、远离蚊虫孳生场所、科学合理使用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发热、出疹、关节痛,患者亲述患病全程
 
发热、皮疹、关节痛,是感染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
 
据《广州日报》采访报道的一名确诊患者讲述,她于7月19日下午在公司不慎被花蚊叮咬。当日下班回家后,她隐隐约约感到被叮咬处产生持续的痛痒,患处出现小红点。
 
次日下午3时许,名患者发现自己的手脚出现皮疹,“我一开始以为是过敏,没太注意,过了两小时,皮疹范围扩大。”她这时才引起警惕,“当时测了体温,是37.5℃。”于是,她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后确诊为基孔肯雅
 
名患者还表示,在发热过程中会伴有关节痛。据介绍,她当时发热持续了约一天,而随着治疗起效,发热症状褪去,她身上的皮疹和关节痛逐渐消退或减弱。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待检测结果变为阴性、经医生评判后即可出院。
 
《潇湘晨报》报道的另一名感染患者也经历了相似的情况。
 
“我也不清楚是如何感染的,被蚊子叮咬时毫无察觉。”该患者表示,感染后他出现了关节疼痛、发热以及全身皮疹等症状。“发热期间,全身布满了大片红色皮疹,瘙痒难忍。”他透露,自己已住院四五天,期间观察到医院每天至少新增几十名类似症状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危人群,如婴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引发重症。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一位在国外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其患病经历,表示自3月底患病以来,手指关节疼痛症状至今仍未得到好转。“每次打游戏、打字、做家务都会手疼。”
 
佛山防蚊隔离床位扩容至7220张
不会人传人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和止痒等。
 
据《南方日报》7月24日报道,佛山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同时将防蚊隔离床位从3696张扩容至7220张,为确诊病例提供诊疗和住院治疗服务。未来,佛山还将根据实际动态调整防蚊床位,确保病患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病房里每个病床都加挂蚊帐。图源:南方+
 
媒体现场探访显示,定点收治病房都做足了防蚊措施,如病房病床均配蚊帐走廊放置驱蚊灯与蚊香、病房门加装纱网等。
 
顺德区乐从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表示,目前判断出院的标准为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病程超5天,且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即可出院。
 
佛山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北滘医院)呼吸与感染科主任万水春介绍,据临床观察,病程第4天有30%的患者可以出院,病程第5天可达50%,病程第7天的出院率达到96%-97%。
 
此外,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佛山市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的医院也从35家增至40家。
 
医学界”此前报道,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在广东,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广东部署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7月25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表示,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佛山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强化指挥调度督导,巩固并持续拓展顺德的防控效果,进一步加大对禅城、南海的防控力度,动态调整对其他区域的防控策略,全力把疫情控制住。
 
已出现本地病例的地市要加强研判评估,紧盯风险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控增量降存量,严防出现规模性疫情。已发现输入病例的地市要切实抓好流调追踪和主动搜索筛查,有效降低蚊媒密度,严防本地传播。
 
会议提到,要加强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及时发现处置输入性病例、本地散发病例,防止风险扩散外溢;密切关注全球传染病疫情流行态势,切实把好外防输入关口。
 
要尽心尽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加强病例救治管理,聚焦老年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强化就医用药保障,做好留观住院人员防蚊措施,加大对居家管理病例的健康随访力度,最大限度防感染、防重症、防死亡。
 
此外,要筑牢城乡基层防线,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聚焦人员密集场所和蚊虫孳生地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从源头上防控蚊媒传染病。
 
资料来源:健康顺德、健康禅城、健康南海、健康三水、健康高明、健康中山、健康茂名、新京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潇湘晨报、央视新闻、国家卫生健康委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编辑:张金金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