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
有谁会愿意千里迢迢,只为送你一个包?
有谁会把你弄得抓心挠肝,还让你欲罢不能?
有谁会任你打骂,无论怎么赶都赶不走?
TA就是......
原本夏天可以好好展现小编我的八块腹肌,准备带上朋友迷倒万千少男少女。没想到腹肌还没露,却被蚊虫叮了满身包,还落了一身疤。
这些蚊虫的攻击性为什么这么强?难道就没法子治得了它们吗?别怕,小编一定会和蚊虫作战到底,这次就是来给大家支招的!
皮肤瘙痒难忍?别犹豫
点击下图,立即就医
↓↓↓
相信大家都有被蚊虫咬过的经历吧?明明就是一芝麻粒大小的虫子,有时候却能把人折腾的死去活来。它们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1
蜱虫的暗器,隐藏极深
蜱虫又叫草爬子,它最爱干的事,就是用它那灵敏的嗅觉,搜索人的汗臭味和二氧化碳。
然后蹲守在草叶的尖端,等着你路过,扒拉到你身上。躲在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等隐蔽部位,很多人被咬了还不知道。
蜱虫虽小,但能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的疾病。在吸完你的血后,病毒就有可能顺着伤口进入血液,引发感染!
其中最狠的病毒就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它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损害脏器,严重的话可致人死亡。
此外,蜱虫还有一个隐藏的暗器,那就是它那带有倒钩的口器。一旦扎进你皮肤,很难把它拨弄下来。若是强行“头肚分离”,口器就会留在皮肤里,继续放毒,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红肿,甚至是感染溃烂。
2
隐翅虫的化学武器,堪比硫酸
隐翅虫全身红黑相间,看起来就比别的虫子不好惹。隐翅虫能飞能爬,平时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水沟、池塘、杂草丛里),尤其爱往光亮的地方钻。
虽然隐翅虫很少主动咬人,但很多人看到这种外形恐怖的虫子,在皮肤上爬动带来瘙痒,还是忍不住条件反射地去拍死它们。拍的那一下是爽了,可是皮肤也烂掉了。
那是因为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肤上可引起急性皮炎。出现强烈灼伤、红肿、水泡甚至溃烂。而且就算皮肤痊愈,疤痕也久久难以消失。所以,它还有个可怖的外号叫“会飞的硫酸”。
3
蚊子的“口水”,让人忍无可忍
在大家的印象中,蚊子喜欢O型血,不过很遗憾,它并不是鉴血专家,反而这四种人才是它的“梦中情人”:
爱出汗;
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老人小孩孕妇);
爱喝酒、爱喷香水、爱化妆的人;
爱穿深色衣服的人。
遇到上面这几种人,蚊子可谓是欣喜若狂,恨不得直接把人打包抬走。
它们会找准机会叮人,像打针一样把它自己的“口水”注入我们的身体。
蚊子的“口水”里有抗凝血和麻醉成分,对人体来说是一种过敏原,免疫系统感应到后,会释放“组胺”,而组胺就是引起瘙痒的“元凶”。
如果你越抓,“组胺”就会顺着你抓挠的痕迹,向周边扩大它的“爪牙”,所以会越抓越痒。
除了蜱虫、隐翅虫、蚊子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毒虫也会时不时“骚扰”人类。别看它们平时不起眼,作起妖来,比谁都厉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这些毒虫长什么样,秘密武器有何不同,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引起虫咬性皮炎。
虫咬皮炎也叫丘疹性荨麻疹,它是被昆虫或节肢动物叮咬,或者是因为接触了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一个皮肤的炎症性反应,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
由于叮咬人体的虫体的种类不同,以及被叮咬的人体的个体差异不同,叮咬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比如丘疹、红斑、风团、淤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以及烧灼感,把人折磨得够呛!
夏季正是蚊虫出没的高发季节,为了消灭它们,大家什么招都想尽了。
以暴制暴
▼
蜱虫可谓是“老奸巨猾”,它居然进化到没有痛觉神经。生拉硬拽不行,用火灼烧也不行,不过对付它们不用讲武德,“以暴制暴”就行。
牛养蜱虫,蜱虫养鸡,鸡养人
那我们......
美人计
▼
大家可能不知道,爱吸人血的都是母蚊子,而公蚊主要是吸食植物汁液,这俩一个吃荤,一个吃素。
为了不让蚊子继续繁殖,中大奚志勇教授团队研究出“以蚊治蚊”法,那就是释放一定量的不咬人的携带沃尔巴克氏体(一种共生菌)的雄蚊子,让它们与野外咬人的雌蚊子交配,这样蚊子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最终使这个区域咬人的蚊子数量减少。目前已经在广州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当然,如果不想和这些毒虫过多纠缠,我们做好下面这几点就可以了。
1
防火防盗防蚊虫
到公园、郊区、乡村这些地方,要穿好长袖长裤,尽量少露肤,不要在草丛茂密处过多停留。还要随身携带驱蚊水、杀虫剂等。
游玩耍后最好进行全身检查,然后洗一个热水澡,清洁一遍。
家里装好纱窗、纱门,可以起到阻挡作用。最好不要让宠物进卧室,并定期给宠物洗澡和驱虫、消毒。
要经常保持居室和工作室的通风干燥,勤换洗衣服、被褥,定期曝晒、拍打被褥、床垫、枕芯、草席和地毯等物品。
2
发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
一般来说,被虫子咬后做简单的处理,在家观察就行,但要是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一定要赶紧就医。
如果叮咬部位有刺,不易拔除;
叮咬肿胀的部位发生在唇部、眼睛、喉部;
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头晕、意识模糊不清;
恶心、呕吐甚至抽搐;
伤口破损溃败,出现继发性感染。
别犹豫
点击下图,立即就医
↓↓↓
2
对付蚊虫有妙招
遇到蜱虫:
可用酒精或乙醚涂抹在蜱虫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
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记住,夹头部不要夹腹部,一定要垂直拔出,不要手抖。
对付隐翅虫:
若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将它轻轻吹走或者甩开,然后一定要用清水或者碱性肥皂水洗干净皮肤。对了,吹走隐翅虫的时候千万别深吸气,否则一不小心很容易吸嘴里了。
与蚊子交锋:
想要驱蚊认准这4种有效成分: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柠檬桉叶油。
如果刚被蚊子咬,尽量不要挠它,用冰块冷敷或轻轻拍打被咬的地方,再涂上清凉油等。可以用冰袋冷敷缓解瘙痒,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局部止痒药来控制疼痛和瘙痒。
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变态”的玩法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问,要是遇到其他的虫子怎么办?
对付其他虫子,和对付蜱虫、隐翅虫、蚊子都差不多,遵循“三不”原则就行:不随意靠近、不随便拍打、不一个人独扛。
如果蚊虫还老是盯着你不放,可以采用一些驱蚊产品,让它们无法近身。
审稿专家
参考资料
1、朱学骏.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ISBN:9787565907456
2、姜楠楠, 尹佳, 文利平,等. 中国人群1952次严重过敏反应回顾性研究:临床特点,诱因及治疗[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 10(3):247-254.
3、我国多地出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 外出谨防蜱虫叮咬.央广网
4、十问新型布尼亚病毒:传染性如何 有无特效药 哪些省份发病多.第一财经日报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