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和湿热有什么区别?小心高温下这种要人命的病!

健康160 2025/08/20 阅读数:1.1万

banner.gif

 

想象一下

同样是35℃的天气

 

一个是乌云密布、空气黏糊糊

好像“蒸包子”

一个是烈日当空、空气干燥

宛如“烤红薯”

哪个更让你抓狂?

 

 

别小看这“湿”与“干”的差别

它可关系到你的心脏是否在“负重前行”

甚至影响中暑和死亡风险!

 

 

 

 

 

“蒸包子”=湿热

高温+高湿的天气

空气又热又黏

整个人像被裹在湿毛巾里

浑身黏糊糊的

呼吸都费劲

 

“烤红薯”=干热

高温+低湿的天气

太阳直射强

空气干燥

整个人像站在火炉旁

皮肤发烫

嘴唇干裂

 

 

当空气温度高过体温时

人体可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降温

但当空气中温度和湿度均过高时

人体通过出汗散热的效率就会变低

 

也就是说湿热天气

汗液不易蒸发

会直接影响身体散热功能

更易引发中暑甚至是更危险的热射病

 

不过干热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因为这种天气水分会蒸发更多

血液浓缩

更易造成血栓形成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干热天气可能会降低

呼吸道黏膜湿度

使得黏膜功能和纤毛摆动能力下降

增加感染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

无论干热还是湿热

高温都可能导致热射病

 

热射病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多种异常

包括心肌抑制、心脏传导异常和血流再分布

 

 

 

 

 

高温、高湿

这对“磨人双煞”

喜欢联手给心脏施压

 

在它们的互相影响下

人体全身血管扩张

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高湿会使空气含氧量降低

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

血液黏稠

血氧含量下降

心跳变快

增加心脏泵血负荷

 

 

此外还会有其他影响

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天气影响

 

持续的高温让心情更易烦躁

湿热天会增加焦虑抑郁风险

 

人类有季节性睡眠

高温会让人辗转难眠

且昼长夜短

易睡眠不足

 

从低温到高温

血管会突然舒张

从室外突然进入空调房

血管又会收缩

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

可诱发心梗

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

更应该注意

 

 

 

 

 

知道了高温高湿的危害

如何科学应对

保护我们“脆弱”的小心脏?

 

 

高温不是儿戏

湿热干热各有“杀招”

 

记住

科学补水

稳住心态、关爱特殊人群

是安全度过高温天气的关键!

快把这颗“护心丸”

分享给身边关心的人吧!

 

中医养生、治未病

点击图片,预约医生

↓↓↓

泌尿外科_卡片01.png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体检通用banner.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