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点、再大声点......耳朵“嗡嗡响”真的会聋吗?专家:当心这些“听力杀手

健康160 2025/09/15 阅读数:7679

banner.gif

 

你是否有过半夜睡不着,周围寂静无声,但时不时有个声音就会冒出:有时像蚊子飞过的嗡嗡声、有时像微弱的电流滋滋声、有时又是汽车鸣笛的叭叭声…… (当然,这可能是发生在连续熬夜之后,或是长时间使用耳机后。)

 

 

没错,上面这些就是“耳鸣人”的日常,他们的生活像自带BGM,尽管现实中并没有产生耳朵里传来的声音。

 

平常大家总自嘲——“20岁的年龄,50岁的听力”,既定事实也是现在耳鸣耳聋患者平均年龄逐年下降,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约15亿)听力受损,而耳鸣恰恰是人们耳朵最能感受到的外在表现。

 

 

那耳鸣是怎么回事?为何耳鸣人越来越多?有什么方法能避开耳鸣?大多数人都一知半解,今天就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 ,关于“耳鸣”的那些事

 

经常耳鸣?

戳下图,预约医生

↓↓↓

泌尿外科_卡片01 (1).png

 

 

 

 

一、

耳朵“嗡嗡的”:我是耳鸣了吗?

 

 

其实,像我们正常产生声源发声,耳朵接受回来“听见”的信号,就称之为“听觉”。耳鸣却与此相反,即在无任何声源发声的情况下,人却感知到了声音。

 

换句话说,耳鸣是你一个人的热闹,而其他人是听不见你说的声音! 

 

 

1

耳鸣是一种什么感受?

 

据之前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耳鸣发病率高达17%,也就是说保守估计患病人数也达到1亿+。

 

而且,鉴于耳鸣本身不会对人们身体造成直接伤害,所以人们本能上会把耳鸣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小病小痛,不加以理会。

 

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耳鸣虽说伤害性不强,但折磨性一流。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耳朵里经常响着现实不存在的声音,关键是自己还并不一定知道自己耳鸣,那滋味就像鬼片沉浸式既视感!

 

 

要问“耳鸣” 是什么样的体验?我只能说它狠狠拿捏住你的身心,让你——

 

● 听力受影响

 

随着耳鸣发展到后期声音变大,会干扰人的听觉,让你无法听清别人的话!

 

● 睡眠质量下降

 

仿佛耳朵里放了个计时器,就算世界都安静,你也难以入睡

 

● 情绪跌宕起伏

 

长时间受耳鸣折磨,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得焦躁、不安、心烦意乱等。

 

 

2

经常耳鸣,我是不是要聋了?

 

耳鸣人常有这样的体会:耳鸣有时会自行消失又再出现,有时声音又时大时小……就像个渣男,来去自由。这让不少耳鸣人心里发怵:要是经常能感觉到耳鸣,是不是意味耳朵要聋了?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耳鸣往往更容易被人们察觉,反之耳聋征兆在初期是很难察觉出来的,所以大家会代入以为“耳鸣会造成耳聋” 。

 

但事实并非如此 ,“久鸣必聋”的说法是个误区“耳鸣”与“耳聋”这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大家可以理解:它们是听觉通路受损后出现的两个症状,就像是感冒时嗓子疼与流鼻涕之间的关系。

 

目前,众多科学研究也证实:耳鸣≠耳聋,有耳鸣不一定会耳聋。

 

 

 

而且,耳鸣的成因相对复杂,它是耳朵以及全身疾病早期可能会释放的身体“信号”。

 

如果你的耳鸣是短暂性、一次性的,可以暂时不就医。但如果你是长期持续耳鸣,不论轻重,建议越早就医越好。

 

此外,当耳鸣伴有单侧听力突然减退、急性眩晕或头晕发作、头颈部剧烈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也要及时就诊(因为耳鸣的“病根”不一定在耳朵,病症可能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若是发生这样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你来个大检查

 

因“耳鸣”去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检查耳内有无异常,并进行听力检查以及一些测定耳鸣的检查,还会通过常规的鼻咽检查寻找病因。必要时还会建议患者做心、肺、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来寻找病因。

 

耳鸣症状排查与对应科室

 

 

二、

年纪轻轻,耳鸣是怎么找上我的?

 

 

耳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定为中老年疾病,大概率不会找上年轻人。现实却是:

 

18岁女孩小张由于长期习惯性晚睡(通宵打游戏),一天睡醒后发现耳朵嗡嗡作响,耳朵听不清,幸好及时就医,耳鸣情况才有所好转
 
33岁的樊女士因睡眠问题一直有带耳机睡觉的习惯,但后面半个多月时间,耳朵总有“嗡嗡”的鸣音,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
 
24岁福州小伙因经常加班熬夜,以后一辈子都可能要和耳鸣相伴……

 

 

除了本身疾病因素引起的耳鸣,年轻人还要多注意哪些“听力杀手”?(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因素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耳鸣怎么来的?

 

1

嘈杂的环境,吵出来的! 

 

研究表明,37%的听力伤害与噪音损害密切相关。嘈杂的外部环境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偶尔接触听力会相对快地恢复正常,若长期接触,会对耳朵造成永久损伤,可能导致耳鸣。

 

比如年轻人喜欢去酒吧、KTV蹦迪嗨歌,通宵达旦,或是经常在高噪音的环境下工作不做自我保护,长期以往就很容易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情况,严重的还会有幻听、神经衰弱的表现。

 

2

耳机不离身,累出来的!

 

据2011年一项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每日佩戴耳机大于1小时、耳机音量高于70分贝,更容易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长期不恰当地使用耳机(佩戴低质量耳机、音量过大及熬夜听歌等)可造成听力损伤、耳鸣、注意力分散,且可增加耳朵感染的风险。

 

 

再看看自己是不是

天天耳机不离身?

 

3

饮食不节制,吃出来的!

 

曾有医学家发现多达92%的耳鸣患者食用了过多的糖。与此同时,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可能会导致内耳积水,引起或加重耳鸣。

 

此外,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是饮酒可能会增加耳鸣的严重程度。

 

而现在年轻打工一族,动不动就叫外卖或餐馆聚餐、喝酒应酬等等,难免会摄入高盐高糖等食物,饮食不节制,耳朵迟早得受罪!

 

 

4

焦虑压力睡眠少,逼出来的!

 

人在处于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下,血管容易收缩导致缺血缺氧,时间一长可能会引发耳鸣,甚至是突发性耳聋。

 

加上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如熬夜),这样无疑是给耳朵一再施压。

 

 

另外像头部外伤,或是服用抗抑郁药、抗生素、阿司匹林与某些治疗肿瘤的药物都可能导致耳鸣。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有些人耳屎太多了,又没有清理干净,久而久之就会耳鸣。

 

 

总之,身体是自己的,别以为自己还年轻就过度纵欲和享乐,但往往就在这些日积月累的小行为中随意地糟蹋了自己的健康!

 

经常耳鸣?

戳下图,预约医生

↓↓↓

泌尿外科_卡片01 (1).png

 

 

 

 

三、

不想被“耳鸣”盯上,该怎么做?

 

 

对于病理性耳鸣,及时找医生是关键。但我们普通大众想要生活上“保护听力健康,远离耳鸣”又该做哪些改善动作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

对噪音说退!退!退!

 

频繁大声的噪音,对于耳朵来说就是受罪!生活中,我们要远离噪音环境,限制在嘈杂场所的活动时间,酒吧蹦迪这些能省则省吧。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每天连续使用最好别超过1小时,而且耳机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像在地铁、菜市场、娱乐场所等噪音大的地方最好就别戴耳机,戴着耳机睡觉同样不提倡!

 

 

2

有意识去保护耳朵!

 

● 日常练习耳部保健操

 

大家都听过眼保健操,但鲜少人知道耳保健操。其实每天适当进行2~3次耳部保健操,一来能增加耳膜活动,二来改善耳内缺血、缺氧状况,对耳鸣有一定帮助。

 

简单四步走,耳鸣远离我——

耳朵:双手搓热后,置于双耳的耳廓处,前后按搓15~30次;
②擦耳轮:拇指与食指沿耳轮来回推摩,直到耳轮发热,擦10~20次即可
③揉耳垂: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拇指和食指反复揉捏,共揉15~30次;
④拉耳尖:两指向上提拉耳尖,使局部发热发红,共拉15~30次。
01
02
03
04

 

● 谨慎掏耳朵

 

停下你“乱掏耳朵”的双手吧!其实,耳屎正常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来,如果是油耳性质的人,遇到耳朵不舒服,需要掏耳的,请在医生建议方法下进行,或可选择去医院挂号外耳道冲洗服务。

 

医院冲洗耳屎

图源:抖音

 

● 保证睡眠,远离坏情绪

 

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成人的睡眠时间尽量保证睡够7~8小时。遇到没睡够时,找时间闭目养神也可,或是白天补个觉。

 

学会调节情绪,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如果出现耳鸣,可以试着放缓生活节奏,放松心情,对耳鸣还有缓解作用。

 

 

● 饮食有讲究

 

日常清淡饮食,少碰高糖高盐食品少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类饮料,适当增加含叶酸、锌、铁、钙、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预防耳鸣。

 

 

最后,大家也不用谈“耳鸣”就反感,相反耳鸣本身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善意信号”,它在提醒我们该调整当下的生活方式了!

 

 

互动话题:你耳朵有过“嗡嗡叫”的经历吗?有的话来留言区里分享一下吧!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体检通用banner.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