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停诊!郑大一附院只有3个院区了
医学界
2025/11/14
阅读数:8949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宣原西院区停诊。此前,医院官网已将简介从“一院五区”变回“一院三区”。
撰文 | 文慧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个曾因体量庞大而闻名全国的三甲医院,开始“瘦身”。
昨日(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
朱屯路、化肥东路医疗延伸点自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零时起停诊。
据公开信息,此次停诊的医疗延伸点,原为郑大一附院西院区,于2024年7月16日开诊,设有15个病区共600张床位。而郑大一附院,也据此正式形成“一院五区”的发展格局。
但这并未持续多久。近期,这家被业内称为亚洲最大的医院不再扩张,转而减院区、缩床位。如今,医院官网也删除了“一院五区”的表述,称自己是“一院三区”。
事实上,严控规模的不止郑大一附院一家。
随着
我国
医疗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公立医院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举债建设等现象被点名禁止,多地卫健委发文重申,
公立医院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
重回“一院三区”
据媒体此前披露,原郑大一附院
西院区建设总投资约5.83亿元,资金由郑大一附院自筹,项目出资比例为100%。
早在2024年2月,郑大一附院相关负责人在回应顶端新闻时表示:
“我们现在是‘一院四区’的发展格局,每个院区都有不同的定位。而为缓解河医院区的诊疗压力,我们还正在加快建设西院区,计划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西院区开诊画面/图源郑大一附院
西院区的开诊,使
郑大一附院为首个在郑州完成“东西南北中”5个位点战略布局的省级医院
。
五大院区分别为河医院区、东院区、北院区、南院区,以及西院区。
按照此前规划,河医院区定位为复杂疑难危重症综合诊疗中心;东院区是“与国际接轨的综合院区”;北院区定位在大专科小综合的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南院区则立足航空港区、辐射豫东南,建设外科、肿瘤、血液突出的现代化综合院区。
西院区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化肥东路和冉屯南街交叉口,
一大
重任是建设以康复为主的大专科、打造区域新亮点。
根据郑大一附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西院区定位为“大门诊、小病房、强急救”的康复慢病诊疗院区,在600张规划总床位中,康复床位不小于300张。
如今仅开诊一年多,西院区就宣告停诊,据业内人士透露,此举与郑大一附院“收缩”有关。
今年10月,社交媒体上流传一份未经确证的文件,被自媒体和部分官方机构、协会转载。内容
显示,郑大一附院将
进行改革,包括
“
拆分院区,优化功能布局
”“
控制规模,缩减床位数量
”
等。
其中提到:
取消西院区医疗功能,不再设医疗床位,整体转型为医学研究
平台
和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引领智慧医疗发展的示范中心
。
此外,北院区将单独设置,5年过渡期内由郑大一附院全面托管。
另外三个院区则优化调整院区功能定位。
本次发布的停诊公告,从侧面证实了“取消西院区医疗功能”这项任务属实。
文件还提及,
郑大一附院将把
总床位控制在7500张
。
其中
河医院区为主院区,床位控制在3000张以内
;
东院区床位控制在3000张以内
;
南院区将500张床位改为临床实验室、GCP病房和公共卫生中心,保留床位1500张。
这或许意味着,这家“巨无霸”医院将正式告别近十年的扩张之路。
无序扩张的医院发展模式,结束了
在郑大一附院传出缩减规模的消息前,这一模式的主推者、曾掌舵该院多年的明星院长阚全程落马了。
而他的名字,与该院规模扩展的发展方式深度绑定。正是在阚全程“先做大,后做强”策略的推动下,郑大一附院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医院。
2008年,45岁的阚全程担任郑大一附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自此开启了医院扩张的“黄金十年”。当年,郑大一附院由1860张床位扩展到了3155张,门诊人数达到135万人次,住院病人增加了46%。
此后几年,医院扩张进程提速:2012年床位数扩至5000张,一年门诊量300多万,住院病人20余万人次,整体规模跃居国内第一。
2016年9月,随着郑东院区的投入使用,郑大一附院形成“一院三区”(河医院区、惠济院区即北院区、郑东院区即东院区)格局,床位数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万张,被称为“全球最大医院”。
到2023年,郑大一附院的年门诊量已达938万人次,百亿年营收屡次受到关注。同时,郑大一附院的综合实力也在提升。根据“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医院从2015年全国综合排名的第36位,升至2022年度的第19位。
不过,在迅猛扩张的同时,相关争议不断。
有媒体曾在2016年报道中描述了“春运”般的就诊盛况:“住院部经过多年扩张,已有十六七栋楼,楼与楼之间,挤满了推着病床的人,提着牛奶、补品的人,穿着病服的人。住院楼的走廊里全是加床,到了晚上,过道里又被打着地铺的人们填满。”
对此,阚全程在接受采访时称,河南人口过亿,优质医疗资源少,并称“郑大一附院的扩张是基于老百姓的需求”
。
此外,由于规模持续扩大,业界质疑其“无序扩张”“虹吸式挖人”“偏离三甲医院发展定位”的声音从未停歇。而对于其企业化管理的方式,阚全程也毫不避讳,在接受本地媒体提问时表示,医院虽然是公益的事业型单位,但在某种意义上,管理必须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
但在同一时期,大环境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2009年—2016年,相关部门曾发文,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控制公立医院的不合理增长等。同时,分级诊疗等政策力求使多数患者留在基层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7年,阚全程离开工作了33年的郑大一附院,进入卫健系统工作,此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直至今年6月10日被查。
结合郑大一附院最新的发展战略转向,有业内人士形容,阚全程和他所代表的医院“做大就能做强”理念和模式,彻底结束了。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近年来,主管部门和多地卫健委等陆续发文,明确要求适度推进分院区设置布局和建设运行。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
“
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
”;今年年初,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重申,进一步优化调整全省三级医院设置规划:各医院所设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新建医院单体床位规模严控在1500张以内。
资深医院运营管理职业院长郭俊告诉“医学界”,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公立医院通过扩张来巩固其成本优势,不断开分院“攻城略地”。在他看来,这些新院区的未来发展仍处于迷雾之中。
“一是有息负债问题,在资本密集、运营强度高的新院区成长阶段,若没有持续3至5年的资金投入作为补充保障,最终可能导致资源的大量闲置;二是对于拥有多个新院区的医院来说,是否还有足够的医护力量来支撑其运营,依然是未知数。”郭俊说。
在他看来,大型医院多院区一定程度上还对本地其他医疗机构的业绩和绩效,形成双降的负面影响。
除郑大一附院外,已有不少医院开始主动瘦身。
今年
8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发布“关于撤回‘南院区’的公告”。
自
8月1日
起
,南院区全面停诊,现有全部科室搬迁至主院区
。
该院区于2020年8月揭牌运营,
此次撤回后
,
山西省肿瘤医院
将仅有一个主院区。
9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康复医院)发布消息,将一院两区调整为一个院区,管庄院区全部科室搬迁至本部院区(双桥东路双桥医院)。
……
未来一段时间,
从
外延
规模扩张
到内涵质量提升,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之一。
来源:医学界
校对:蔡 菜
运营:王奥雅
责编:汪 航
热门新闻
科室导诊| 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对症找科室避免入坑!
不知道挂哪个科?小六来告诉你
涉及疫情传播风险!深圳培训机构被立案调查!南山1街道新增防范封控区
福田区教育局 关于立案调查深圳市童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违规开展线下培训的通告 深圳市童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位于福田区新洲九街嘉葆润金座的童创美术教学点于2022年2月12日至2月
孩子,妈妈曾经也是个孩子
还未有你之前,妈妈也是个孩子!
明码标价的卵子,毁掉多少女孩的一生
晚安心语名医推荐 晚安心语特地为大家精选了几位在 妇科疾病 方面有着 丰富临床经验 的名医,需要 挂号或线上咨询 的朋友可以抢先预约。 北京的朋友戳下图 立即预约/咨询 广州
年纪轻轻腰老疼?原来是“它”在作祟……
现代年轻人 腰不好的可是越来越多了 (嘿,想啥呢) 不少人年纪轻轻 却天天喊着 我这条老腰哦 稍微一动就腰酸屁股痛 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疼起来 除了叫妈 啥都做不了 为啥呢? 肾透
操作成功
更多
更多
将我的问题转发给其他好医生,听取更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