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大家的感受都是:恐惧。

这个问题可能是「恐艾」人群最为关心的,很多人心理都会充满焦虑和不安。
克服恐惧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认识了解它。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知识增一分,对策多一筹。
有更多疑惑,戳下图咨询医生
↓↓↓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后引起的病症。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后期可诱发多种继发感染、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系统病变。
据第九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指出:

那什么样的人容易感染艾滋?

据调查发现,15-24岁的青年人、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群体是感染hiv的主力军。
青年群体中,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高达82.5%;50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正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所有老年感染者中,男性的比例约为女性的3倍。

另外,男同性恋群体的感染增长率也比较快。
联合国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男同性恋者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在2010年到2022年期间,每年感染人数增加了11%。

那偶尔一次“乱来”,有多大几率会感染艾滋?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行为、母婴传播、血液、共用注射器等。
每种风险行为的感染几率多大?可以看看美国CDC发布的各类风险行为的HIV感染概率?

相信许多人看完这张表,都会产生巨大的疑问:
这样看性行为传播HIV的概率很低,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因为性接触感染?

矛盾吗?其实不矛盾。
这些概率,并没有考虑实际环境中可增加HIV传播的风险,比如其他性传播疾病、炎症等。而这些在人群中存在的比例相对较高,可大大提高HIV的传播效率。
因此,当谈到概率的时候,我们通常认为那么小的不幸概率可能不会发生到我们自己身上,但谁知道呢,谁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不幸的一小部分。

除了做基础的风险判断之外,还会加上一句话: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人知道艾滋病的可怕,但又无法克制自己的原始冲动。

在一夜又一夜、一次又一次的“享受”后,看到体检报告那一行的“阳性”,才知道后悔、绝望。

艾滋病的感染到发病到死亡,一般有这几个时期:



而能称为『最早期症状』,只有急性感染期。
由此可见,一旦发生了高危行为,千万不要抱有侥幸或羞愧心理而拖延、忽视。一定要及时就诊。这是一场关乎性命的赛跑!

艾滋很可怕,但并不代表只能坐以待毙。
这里小编要告诉大家:

感染HIV不意味着没得治了。HIV需要在体内发展一段时间才会变成艾滋,所以在这之前HIV感染者是完全可以进行自救的。
发生后72小时内
对于发生了高危性行为后的人,72小时是阻断HIV感染的黄金时间。
HIV侵入人体的主要过程是这样的:

而「艾滋阻断药」PEP,就有这样的能力!
目前国内的常用方案是三联药物阻断:

科学研究显示:黄金72小时内用药,连续服用28天,暴露后阻断的成功率在80%以上。
暴露后越早服药阻断成功率越高,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最佳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

有过传播途径,就要做HIV检测
上述方法一般用于明确知道对方有艾滋,更担忧的是,我国仍有四分之一的感染者尚未被发现。
一份扎心的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顺便”发现感染了HIV。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高危性行为或者接触过其它感染途径而感染了,但自己浑然不知。
急性期症状实在容易让人忽视,有的人甚至没有症状,感染了也不知道。
不要侥幸!与其担惊受怕,不如第一时间去做检测,给自己图个安心。

小编建议大家都去检查一下,无关“检不检点”,自己才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早检测早发现,尽早采取措施,接受抗病毒治疗,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伴侣。
有更多疑惑,戳下图咨询医生
↓↓↓

艾滋病确实可怕,一旦感染仿佛自己就成了“脏人”,加上对其了解不深,不少人就容易过度恐慌。

有对象恐,没对象也恐。
甚至连感染的途径都没接触过,看到网上关于艾滋的内容就开始担心,怀疑接触过的人都有艾滋。
上次跟对象接吻,发现他有个口腔溃疡; 坐地铁被陌生人碰到胳膊,晚上发现有个小红点; 住完酒店之后,身上老觉得痒;
……

万一中招,工作怎么办?身边的人会怎么看我?连累到对象、家人怎么办?
因为紧张焦虑,惹毛了身体:突然发烧、身上起小红点、头晕失眠、拉肚子……跟艾滋的某些症状还撞了。
一遍又一遍的自测、去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是“阴性”也不相信。

这,是心理上的HIV,俗称“恐艾”。
小编想说,大家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了。普通的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的。
感染艾滋,必须要满足这四个条件:

因此,很多大家以为会被感染的行为,实际上根本不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清峰介绍,平常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艾滋病的预防:
性生活要安全
平常要尽量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患性病的话要及时治疗,婚前还要记得进行艾滋病检测。
小心血液传播
平常打耳洞、纹眉、拔牙等时,要到正规机构去做,还要注意远离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预防母婴传播
建议育龄期女性孕早期要进行艾滋病检测,发现感染后要及时抗病毒治疗。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HIV会有被消灭的一天。
有时候网上查的越多,“死”的越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做检测。
Tips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End-
「有用就点赞哦」